澎湖放流2萬顆海膽 盼透過適度保育增加數量
2024/4/23 16:16(7/3 15:49 更新)
(中央社澎湖縣23日電)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天在沿岸海域放流2萬顆的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期許增加海域族群數量,並透適度的保育,讓漁業資源生生不息。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天放流約2萬顆白棘三列海膽,由中心人員潛水下海放流海膽。每顆殼長約在2公分以上,非常合適放流棲地,數量增長效果可期待。
馬糞海膽正式名稱為白棘三列海膽,又稱花膽,為毒棘海膽科,多分布於台灣本島的東北角及墾丁、離島的澎湖、小琉球及蘭嶼沿岸,常棲息於水深1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在自然環境中主要以海草、大型藻類為食,在一些生態系統中,是維持珊瑚和藻類之間平衡的關鍵,更是海洋生物鏈重要一環。
澎湖地區自2007年起管制白棘三列海膽的採捕,採捕期也從原定每年5月16至8月31日,縮短至每年的7月1日至8月31日,最小體長限制為8公分以上,但不敵人為採捕壓力,長久下來野生海膽的數量銳減,現存數量已不足以支撐族群的繁衍成長。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長期透過人工繁殖與培育馬糞海膽,並選擇適合的海域棲地放流,期望資源回歸海域後能充實族群數量,並透過適度的保育措施使漁業資源生生不息。同時也輔導業者生產種苗、育成、肥育飼料開發及投餵等,期待以人工養殖個體提供市場需求,減少人為採捕。(編輯:黃世雅)11304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