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碳封存與極地2中心揭牌 官產學合作淨零碳排
2023/9/11 16:29(9/15 14:27 更新)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1日電)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暨「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今天揭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淨零碳排的推動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盼結合政府、民間和學術力量攜手邁進。
曾文生出席揭牌典禮致詞表示,推動節能減碳,科學是最關鍵的基礎,除了要找出「事實」外,更要找出「解決」方法,淨零碳排的推動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希望能結合政府、民間和學術力量攜手邁進,如同衛星一般推上軌道,加速往前推動。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說,2中心針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建立研究平台,以科學研究為基石,架構官產學合作橋樑,期許淨零碳排不只是做環保,更是經濟與產業的未來;極地研究不只是科學探索,更是科技外交的延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強調「台灣」2字,就是要讓全台科學家都有機會參與。
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主任林殿順指出,台灣陸域、海域潛力大,粗估約有500億噸至600億噸的碳封存空間,中心將致力於再生能源開發,尤其是地熱,以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研究,協助台灣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
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倪春發說,中心將攜手國家海洋研究院以及波蘭哥白尼大學,深入探討極區暖化和永續科學議題,透過建立自主觀測站及研究人員的實地調查,由過去的「資料接收者」變為「資料提供者」,期望台灣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具一定的影響力。(編輯:陳清芳)112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