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吉安鄉農會走過百年 集結史料成書盼世代傳承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2日電)花蓮吉安鄉農會近10年總收益在花蓮縣農會都排第一,當年無屋無地,會員農友慷慨無息出借稻穀幫農會蓋碾米廠,如今走過百年,集結檔案史料、田野調查,出版新書希望世代傳承。
吉安鄉農會歡慶100年,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吉農100特展、新書發表會及農特產品新品發表會、捐血活動、吉農冰品城開幕等,今天在吉安好客藝術村舉行「希望之地、世代傳承-吉安鄉農會百年誌」新書及農特產品新品發表會。
新書作者范雅鈞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書中依吉安從日治的吉野村拓荒時期、戰後無屋無地的農會面臨艱困的奮鬥期、金融自由政策下農會經營轉型到茁壯、到今天傳承接力迎向新希望,百年歲月中的努力令人敬佩。
范雅鈞撰寫過程中,許多退休農會幹部熱心提供相關資料,像是在農會服務超過40年的彭天榮,為農會詳實記錄大事記、重要事件及歷年業務統計數字,堪稱農會活字典;全書史料考證搭配訪談農會新舊任一級主管,完成農會歷史書,也是農會人的生命史。
92歲秘書職退休的彭天榮說,他以在農會服務為榮,因怕沒人知道過去相關人員的辛苦、血汗、智慧,所以自行記錄下來集結成冊,供百年誌新書參考。
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百年來前人的血汗、智慧,經過大家討論覺得應該要以出版書籍的方式紀念,即使有印刷費、版權費等,但圖書有編碼,可在國家圖書館保存,後代子孫若想了解可以找出來看。
依據農會資料,吉安鄉農會的百年發展歷程,序幕為日治時期的吉野村,日本移民拓荒,帶來故鄉稻種栽培出全台最好的酒造米「吉野一號」,日治中後期的島內移民懷抱希望而來,戰後外省退除役官兵在此落腳,先後耕耘這片希望之地,一起在歷史舞台共演。
戰後無屋無地的農會在困頓中努力經營,會員農友慷慨無息出借稻穀讓農會蓋碾米廠;農會與農友間的互信互助,奠定吉安鄉農會從奮起到茁壯的基礎。
吉安鄉農會如今有亮眼的經營成績,民國101年迄今,都是花蓮縣各農會中的總收益第一名。穩健的農村金融服務,聞名全台的吉安四寶-韭菜、龍鬚菜、芋頭、吉安米,近年開展的新經濟事業,包括吉農冰品城、保健作物加工廠,不僅照顧吉安鄉農民,也照顧更廣大花蓮縣農民。(編輯:陳仁華)111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