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古蹟與公園 基隆沙灣地區再造最快10月完工
2021/8/4 17:20(8/4 17:31 更新)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4日電)基隆市政府推動沙灣地區再造計畫,工程從去年底動工,預計最快10月底前完工,透過設計結合古蹟與公園遊憩環境,顛覆市民對古蹟的想像,也盼藉此提升在地觀光經濟。
市議員張顥瀚今天表示,市府於2017年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為了縫合大沙灣石圍遺構、法國公墓、太平輪紀念碑、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與司令官邸等重要文資點,於去年開始執行基隆沙灣地區歷史環境願景再生暨城市景觀再造計畫。
張顥瀚說,這項計畫是基隆城市再生的重點項目之一,透過環境改造,創造出友善的人行空間,並結合古蹟與公園遊憩環境,將刻板的古蹟場域增添更多有趣的風采。
張顥瀚表示,串聯工程預計10月底前完工,但工程尚有缺失及不足需改善,其中,設置在公園地面用以區隔滑梯和其他空間的金屬隔線過於尖銳,未受到妥適包覆,可能導致孩童跌倒後撞擊受傷,另照明設施不足,恐使後方沙坑區域成為治安死角。
此外,位於公園中央重要的歷史建物「大沙灣石圍遺構」沒有完整的解說及保護措施,使民眾無法了解古蹟的歷史意義,並使古蹟陷於被破壞的可能,要求市府應於公園開放前調整完畢,給民眾一個好玩、安全且深具歷史意義的遊憩環境。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對此,市府表示,文化局已規劃針對大沙灣考古遺址文化資產價值增設解說牌,對於考古發掘坑回填區域也會增加「禁止跨越」告示牌,以維護文化資產及公共安全,至於金屬隔線和照明部分也會進一步改善。
正砂里里長俞明發說,感謝基隆市長林右昌對沙灣地區這幾年來投入的心力,周邊居民感受到非常多的轉變,希望工程完成後,結合古蹟再生,能重現大沙灣的榮景。(編輯:李錫璋)11008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