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北農業歷史久作物豐富 青農漸接手家業

2021/2/12 15:17(2/12 18: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12日電)台北市有歷史悠久的農業及特色農作物,像竹子湖蓬萊米及海芋、木柵鐵觀音、南港包種茶等,近年來許多青年農民漸接手家業,盼改變現況。

對台北印象,民眾多半是百貨公司、熱鬧商圈等,台北市政府表示,台北也有歷史悠久的農業及特色農作物,像關渡平原300多公頃水稻田,木柵及南港茶葉、綠竹筍、內湖草莓等及3座休閒農業區等。

回顧台北農業發展,北市府產業發展局農業發展科長呂丘鴻說,台北曾有許多特色農作物,像竹子湖農田從1923年就種蓬萊米,之後因缺乏競爭力,改種高冷蔬菜,引入海芋作為經濟作物。

他指出,除蓬萊米外,茶葉也是台北重要農作物,像大稻埕曾是出口茶葉重要港口,讓附近地區進駐上百餘家茶行,木柵鐵觀音、南港包種茶皆有近百年栽種歷史,像鐵觀音需歷經多道工序及製法,是茗茶首選。

呂丘鴻說,除茶葉、海芋、繡球花是台北較知名農作物外,綠竹筍、草莓、山藥、桶柑等也是特色農作物,但因近年來工業化、農村勞力老化、聘工費用昂貴等情形,台北農業近年朝向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精緻農業等為方向,青年農民接手家業逐漸增多。

北市府產業局統計,至2019年止,台北市農業人口共3萬2912人,經營型態包含3處休閒農業區、11家休閒農場、12處農村社區等;農產品以水稻、蔬菜最多,茶葉次之,水果及花卉較少。

產業局表示,台北農業及特色農作物分別有北投區稻米和海芋、士林區山藥、內湖區草莓、文山區木柵鐵觀音、綠竹筍及南港區包種茶。

為因應農業人口老化,鼓勵青年從農,產業局自2014年輔導台北市農會成立台北市青年農民聯誼會,盼協助青農,會員年齡為18至45歲農民,目前會員數為147人。

青年農民接手後,可能遇經營初期不熟悉生產技術、財務管理、行銷觀念等狀況及耕作農作物等觀念與家中長輩發生意見不同狀況。

產業局指出,青年農民因農作物栽培技術及方式、自動化設備、行銷觀念等,與上一代會發生意見不同,青農具安全農業想法,多數想取得相關認證標章,且會透過行銷或自創品牌推廣農業,近年來青農漸做出成績,也獲得上一代認同,改變農業現況。

產業局今年將增訂農業政策白皮書內容,包含推動有機及友善食農產業、休閒農業區等政策,盼可發展更符合台北都會型的農業。

產業局指出,為整合農業環境,除輔導休閒農場設立外,也推動社區自主營造、田園城市等計畫,把休閒農業訂為永續發展綠色產業,提升農業發展。

產業局表示,食農產業是指體驗農事教育過程,民眾透過學習食物原本樣貌、與農民、自然環境互動過程,進而認識在地農業、正確飲食觀念及農業、飲食對生態環境的概念等。(編輯:李亨山)110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