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3 / 華麗陳景蘭洋樓 守護莘莘學子完成學業

2020/11/29 08:41(11/29 10: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洋樓」是昔日金門僑鄉特有建築,也承載走過戰地記憶。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9日電)金門島上的洋樓在1949年之後,幾乎都為駐軍接管。身為金門規模最大的陳景蘭洋樓曾有軍隊入駐,也曾作為軍醫院;它更曾守護莘莘學子,陪伴金門中學學生在烽火中完成學業。

位於金湖鎮成功村的陳景蘭洋樓,地方上也稱「陳坑大洋樓」,是由赴印尼、新加坡經商成功的僑商陳景蘭返鄉興建,1921年完工,為金門現有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善的洋樓。這棟2層樓建築,採磚木結構拱廊式建築風格,面寬七開間,氣勢雄壯,右側建有門房一幢。

山牆上刻有「1921」字樣,外廊拱圈造形典雅,整體造型呈現出西洋列柱風格,灰白色的主體顯得典雅華麗。洋樓居高臨下,可飽覽遼闊海景,沿階梯向下,有自由女神駐守的金湯公園,與西洋風格的洋樓相互輝映。

1954年,金門爆發九三砲戰,後浦城區學校都遭到砲擊,金門中學3名老師遭砲彈擊中身亡,全校師生悲痛莫名。為了師生安全,全校遷到陳坑村(成功村)陳景蘭洋樓上課。

退休國中校長楊清國當年是金門中學初中部學生,回憶全校師生一起遷校情景歷歷在目。當時學校課桌椅是長方形桌子和長條板凳,十分笨重,學生不分男女,2個人扛桌、2個人搬凳子,浩浩蕩蕩從後浦步行到陳景蘭洋樓,十分壯觀,有人形容像螞蟻雄兵一樣。這段路程9.9公里,以現在的路況步行需2小時。楊清國說,那天師生從早搬到晚,直到天黑了才到達陳景蘭洋樓。

楊清國說,砲彈不會打到陳坑,遠離砲聲,師生心情好多了,可以專心上課。那時的老師多半是由阿兵哥輪番上陣,經常更換。洋樓做為學校辦公室、老師宿舍和高年級教室,還是不敷使用,校方在洋樓外建了幾列鐵皮屋平房,楊清國白天在鐵皮屋裡上課,晚上睡在附近的廟裡。

夏天鐵皮屋發燙,冬天東北季風咻咻地吹,很惱人。楊清國說,平日吃飯洗衣等作息都得自己打點,家境好一點的同學,可以跟著學校搭伙,像他這樣的學生只有週末回家時,帶回醃製的蚵乾和地瓜簽,供未來一週充饑。但通常蚵乾放了一星期最後就餿了,但還是得硬著頭皮吃掉,否則只能餓肚子。

儘管小小年紀,隻身離開父母讀書,楊清國說,但與之後為了躲避八二三砲彈,「流亡」到台灣,有洋樓相伴的求學生活還算是幸福的。尤其,那時對未來感到徬徨無助,放學後和同學到海邊放空看海,看到浪濤拍岸,所有煩惱都沒了。

楊清國說,那時老師住在洋樓2樓,他和同學很珍惜為老師提水上樓的機會,因為可以趁機看洋樓裡面是什麼樣子,更可以居高遠眺大海,非常療癒。

1953到1956年間,楊清國在陳景蘭洋樓度過青澀歲月,2年後讀高中時碰上八二三砲戰,被祖母推著坐上開往碼頭的軍卡,搭船到台灣,成了真正逃避烽火,遠離家園的遊子。(編輯:黃世雅)10911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 /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