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大武崙溪 短期蓋牆長期設分洪道
2017/6/8 18:10(6/8 19:23 更新)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市8日電)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已擬訂大武崙溪整治計畫,短期將設置120公分高的防洪牆,並與水利署初步達成共識,在上中游分別設置截流分洪渠道,分流到外木山海域,杜絕水患。
2日暴雨導致大武崙溪氾濫,基金一路一帶淪為重災區,林右昌今天在工務處長張元良及安樂區長駱文章陪同下,向當地武崙里長李文財、新崙里長林金龍說明市府的清淤進度,以及未來的防洪整治計畫。
林右昌說,基金一路208巷大排原本嚴重淤積泥土,經過連日清整後,已大致清理完畢,接下來會再動用機具到河床鏟土,讓淤泥減到最少。
他表示,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及第十河川局,日前會同市府評估改善大武崙溪淹水問題,會後初步達成共識,將分短、中、長期改善。
他說,短期會先把防汛塊吊離,在當地設置和欄杆等高的防洪牆,未來如遇類似警戒需要時,也會在基金一路208巷佈設大型抽水機,避免造成淹水,只要水的高度不超過防水堤,就能產生保護作用。
林右昌指出,大武崙就像過去的汐止,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降雨量比過去大許多,基金一路208巷下游不遠處的河道縮減近1/3,因過去排洪設計、過度開發等問題,導致容易淹水,因此整治大武崙溪,只有分洪一途。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林右昌並舉西定河截流道為例,2003年中央政府斥資2.9億興建西定河截流道,在這次的暴雨中發揮作用,讓西定河的災情減輕許多,可見分洪道的重要性。
他說,工務處與水利署已初步達成共識,將在大武崙溪的上中游分別設置截流分洪渠道,長度分別是1.5及2.7公里,等水利署詳細評估定案之後,希望中央政府能夠給予協助,根絕大武崙溪的淹水夢魘。10606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