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台灣精密製造實力 將成進軍AI應用獨特優勢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7日電)「Google大腦」之父吳恩達今天表示,AI新創的突破口是進軍「應用」層次,而現在正是台灣投入AI的好時機,台灣擁有的獨特優勢,將是在精密製造等已經很強的領域上,加以開闢、結合AI應用,也就是利用硬體生態系的實力,強化軟體產業。
台杉投資今天舉辦「洞見AI大未來」論壇,邀請入選時代雜誌(TIME)「人工智慧領域百大影響力人物」的吳恩達(Andrew Ng)發表演說,並與數位部長唐鳳進行對談。
由於AI研發需靠大量財力、人才與運算資源,吳恩達認為,擁有相似價值觀、志同道合的地區,展開國際合作,會是種非常受歡迎的作法;也許台灣不覺得自己站在AI深度技術(deep tech)的前端,但對要進軍生成式AI領域的台灣企業家來說,「現在絕對不算太晚」。
就台灣而言,現在正是投入AI領域的好時機,吳恩達指出,台灣擁有的獨特優勢,將是在台灣已經很強的領域上加以開闢,比如精密製造,也就是利用硬體生態系的實力,強化軟體產業。
「如果我想為精密製造領域打造AI(應用),我不知道在美國矽谷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吳恩達表示,但台灣有數以百計間精密製造相關企業,同時,台灣的保險、金融服務方式與他國不盡相同,若結合AI,都將是非常獨特的應用;唐鳳也同意吳恩達的觀點。
至於監管與創新之間的該如何權衡,吳恩達提及,他觀察到監管產品可能比監管技術更有效,舉例來說,當人們試圖監管汽車產業,會得到某些想要的結果,比如安全性,或是監管金融,希望人們能取得公平服務等。
吳恩達說,AI就像是一種新型態的電力,電力不會只對單一產業帶來挹注,因此就監管框架而言,比起監管通用性的技術,監管產品或特定產業似乎是種更可行的方法。
台灣位處地緣政治中心,如何因應AI對民主制度的挑戰,成為重要課題,唐鳳表示,在台灣有很多人希望政府展示負責任的AI使用方式,這與許多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台灣已有公部門使用生成式AI指引,國科會也在發展融合台灣元素的「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這些都是政府必須做的基礎建設工作。
唐鳳進一步指出,如果用台語跟ChatGPT交談,可能會得到粵語的回覆,因此對台灣來說,在布局長照、高齡相關的AI技術時,也要加倍投資除了華語以外的台灣語言。
談及如何打造一間AI新創,吳恩達表示,以AI產業的各個層次來說,媒體多把焦點放在硬體(輝達、超微)、雲端設施(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開發者工具(OpenAI、Landing AI)層次,但若要使上述這些領域的公司取得成功,需要靠鮮少被討論到的「應用」層次蓬勃發展。
吳恩達說明,因為唯有當應用端開始賺到足夠營收,才能付錢給工具開發者等,逐步建立起商業模式;事實上,應用層次往往有著龐大市場需求帶來的機會,但競爭並不是那麼激烈,因此是新創的突破口。
自嘲是不懂浪漫的「AI先生」,吳恩達說,他與團隊找上「更懂感情」的前Tinder執行長奈伯(Renate Nyborg)合作,各自提供「專長」,將AI與談情說愛結合,打造出非常獨特的AI愛情教練應用,「世上有多少團隊同時是AI和愛情領域的專家,其實蠻少的」。(編輯:張若瑤)11209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