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太空望遠鏡抵達最終目的地 距地球150萬公里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已經抵達約150萬公里外的宇宙停泊點,往解開宇宙謎題更邁進一步。
法新社報導,美東時間下午約2時,韋伯太空望遠鏡啟動推進器約5分鐘,抵達所謂的第2拉格朗日點(second Lagrange point, L2),從那可隨時觀察近半個天空。
韋伯太空望遠鏡精巧地啟動推進器,讓韋伯整體速度增加每秒1.6公尺,足以進入L2周圍的「光環」軌道,距地球約150萬公里。
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在聲明中說:「韋伯,歡迎回家!」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夏季展開科學任務,包括使用高解析度紅外線儀器窺探約135億年前在大霹靂(Big Bang)後形成的第一代銀河景象。
在L2,韋伯太空望遠鏡圍繞太陽移動時,將與地球排在同一列上,讓韋伯的遮陽罩能保護敏感儀器免於受到熱與光的傷害。
為了讓巨大遮陽傘提供有效保護,韋伯太空望遠鏡需要太陽、地球與月亮都待在同一方向,讓冷卻那面在攝氏零下225度下操作。
韋伯太空望遠鏡去年12月25日由阿利安5型火箭(Ariane 5)發射升空,啟動推進器是望遠鏡進入太空以來的第3個機動動作。
韋伯預計耗資NASA近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95億元)打造,相較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與前一個太空望遠鏡哈伯(Hubble Space Telescope),是史上最昂貴的科學平台之一。
哈伯是繞著地球軌道運轉,而韋伯將在太空稱為拉格朗日點的地區繞行,那裡的太陽與地球引力將因公轉系統的離心力取得平衡。
拉格朗日點理論是由義大利裔法國籍數學家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提出,按推論在由兩大天體構成的系統中,會有5個拉格朗日點,擺在其中一點上的物體可維持穩定,不會掉入太陽與地球的重力井,僅需要一點燃料就可以調整。
韋伯不會精準待在L2上,而是會以類似地球與月球的距離,以「光環」形式圍繞L2運行,每6個月完成一個循環。
這將可讓韋伯太空望遠鏡維持熱穩定,並從太陽能板發電。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的赫雪爾(Herschel)太空望遠鏡與普朗克(Planck)衛星和NASA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等任務之前都到過L2。
韋伯到達L2的位置也能讓望遠鏡持續透過深太空通訊網(Deep Space Network)與地球溝通。深太空通訊網是由澳洲、西班牙與美國加州三大天線形成的網絡。
本月初,NASA完成展開韋伯巨大黃金鏡片的程序,將蒐集宇宙開始擴張後,在數百萬年間形成的第一代恆星與銀河發出的紅外線訊號。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任務也包括研究稱為系外行星的遙遠星球,以判定系外行星的來源、演化與適居性。
韋伯的下一步包括校準望遠鏡的光學儀器與科學儀器,預計將在6月或7月傳回第一批影像。(譯者:張曉雯/核稿:盧映孜)1110125
- 2024/11/20 11:07
- 2022/01/27 17:03
- 2022/01/26 12:53
- 韋伯太空望遠鏡抵達最終目的地 距地球150萬公里2022/01/25 14:14
- 2022/01/20 21:03
- 2022/01/12 18: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