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研究:南海永暑礁地下淡水水體生成快速

2020/6/29 14:24(6/29 22: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香港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科學家在南海的永暑礁地下發現淡水水體,且以每年1公尺的快速增長率擴大。科學家相信北京的人為造島加快相關過程,其他的人造島可能也都有類似的淡水水體出現。

「南華早報」報導,永暑礁的地下淡水水體增長速度比天然島嶼快超過2倍。由海洋地質學家許鶴華率領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人員所作的這份研究指出,這些水體能「成為當地居住者與生態系統提供重要的水資源」。

這篇已經同儕審查的研究上月刊登於「水文學雜誌」(Journal of Hydrology)。

中國於2015年開始在永暑礁人工造島,現已將永暑礁面積開拓至超過2平方公里,是原先的10倍大。由於島上擁有包括飛彈發射器與飛機跑道等軍事設施,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稱永暑礁是北京在南海最先進的一座人工基地。

研究指出,當地每年降雨量近3000毫米,是中國大陸平均年雨量的5倍。當大部分雨水透過淤泥與沙滲入地下時,就會有一層淡水浮在較重、密度較大的鹽水上方,這個現象稱之為「淡水透鏡體」(freshwater lens)。

據過去的研究,天然島嶼要形成淡水透鏡體並穩定,可能得耗時達150年。

但這個生成過程在永暑礁上快得多。觀察全島後所蒐集的資料,許鶴華與研究團隊發現,島上的淡水透鏡體在人工填島後兩年便出現,今年測得淡水透鏡體有7公尺,估計2035年之前可增至15公尺厚,科學家們相信人工填島加速生成過程。

研究人員還發現,島上淡水量會隨極端天候如颱風改變,因為颱風會將鹹水灌注島上,但據他們的電腦模型測估,永暑礁上的淡水水體最快15年便可穩定。(譯者:陳亦偉/核稿:劉淑琴)10906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