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洞察號安度恐怖7分鐘 2年任務為人類上火星鋪路

2018/11/27 13:08(11/27 13: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加州巴沙迪納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具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地質的探測器「洞察號」今天安抵火星表面,但不會馬上展開兩年科學任務,必須等2到3個月後主要設備部署就緒。

洞察號(InSight)首席調查員班納特(Bruce Banerdt)說:「我們鑽研火星地質的原因,不僅是要更了解火星,更是藉此進一步了解地球本身。」

路透社報導,核心問題之一是火星一度是相對溫暖、潮溼的行星,為何演變成與地球截然不同的面貌,成了大多乾燥、荒蕪且冰冷的世界,沒有生命存在。

洞察號與下一次預定2020年展開的火星探測器任務,都被視為人類最終上火星探索的先驅。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今天表示,或許最快會在2030年代中期達成目標。

斥資近10億美元的洞察號今年5月在加州發射升空,經過6個多月飛行5億4800萬公里後,今天撐過進入大氣層、下降和登陸過程的「恐怖7分鐘」,安全抵達火星表面,並順利回傳首張照片。

洞察號在未來24個月(約一個火星年)將蒐集大量資料,以助解開火星形成之謎,甚至進一步了解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類地行星的起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洞察號為期兩年的科學任務不會馬上展開,必須先讓機器臂在火星表面部署設備,料將費時2到3個月。與此同時,任務科學家將從洞察號的觀測角度拍攝火星環境並監控狀況。

洞察號主要設備是法國打造的地震儀,用以測錄「火星地震」及流星撞擊所致的最輕微震動。科學家預計在任務期間將探測到10多次至100次的火星地震,產生的數據將有助他們推斷火星的地核、岩質地函和地殼的深度、密度及組成。

第2項設備是德國提供,具有可以挖到5公尺深的鑽機和熱流儀。與此同時,無線電發射機將傳回訊號,藉著追蹤火星旋轉軸輕微擺動來了解地核大小,以及是否可能仍維持熔融狀態。(譯者:盧映孜/核稿:鄭詩韻)1071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