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5G技術大躍進 演唱會後排也看得清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0日電)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際同步,研發「高速低延遲技術」的運算能力,利用5G網路高速傳輸即時影像和環境資訊到雲端分析,不但用於危險工廠,還能讓演唱會後排看清前排影像。
第21屆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2017)今起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展,工研院此次成立「數位夢想館」中展示多項下世代資通訊先進技術,展出三大亮點包括「Pre 5G 高速低延遲工業4.0應用」、「場內360全景視訊直播技術」及「人工智能音樂合成技術」。
新世代的資通訊技術將5G網路、VR虛擬實境、AI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在工業及娛樂產業,有助產業提升競爭力,並對世界展示台灣最新資通訊技術成果。
工研院表示,「Pre 5G高速低延遲技術」在未來產線上或高風險工作區域佈建連網機械設備與感測器,利用5G網路高速傳輸、低延遲、高可靠度與邊緣運算的技術特色及能力,即時傳輸影像與環境資訊至雲端分析,實現自動化智慧控制與管理,管理者從遠端即時監控與操作全球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與安全性。
工研院指出,「Pre 5G高速低延遲工業4.0應用」可廣泛運用在自駕車、無人機、及智慧製造的機器人群組,例如用於自駕車和交通基礎建設的無縫通訊,提供自駕車道路環境輔助資訊,提升自駕車的安全性;在工廠環境中,也可以遠端即時操控特殊應用機器人,進入危險工作場所作業安全的完成任務,降低工安風險。
同樣的高速低延遲技術和運算能力促成工研院研發出「場內360全景視訊直播技術」,系統包含以GPU加速處理技術建構視訊縫合與編碼技術,以超高解析度4K(每秒60張)影像視訊自動串接技術,傳送現場小於0.4秒的超低延遲全景視訊串流,突破現有WiFi頻寬限制,採用全新平行化架構設計,快速提升VR視訊處理時間。
工研院也開發「低延遲全景視訊播放器」,提供使用者場內直播沉浸式觀看體驗。即使位於場內後排遠方的使用者,也可以透過此系統享受到演唱會搖滾區、球賽的第一排視角體驗。
另外,「人工智能音樂合成技術」為國內創新研發的自動音樂合成解決方案。結合深度類神經網路學習演算法,擷取音樂資料庫進行訓練,達成人工智慧音樂自動合成的效果。
這項技術未來可以整合於手機APP或是電腦套裝軟體上,應用在即時背景音樂之產生。在咖啡廳、餐廳或是演講場合可以使用此程式,產生出適合的背景音樂,讓人工智慧產生出來的音樂豐富人們生活,更能一秒創造大師級音樂。 10609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