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法出動航艦菲律賓海演訓 學者:嚇阻中國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與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近期在菲律賓海進行聯合演訓。圖為卡爾文森號2024年參與環太平洋軍演。(中央社檔案照片)](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4/1200x800_72785967790.jpg)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4日電)美國、法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期在菲律賓海出動航空母艦進行聯合演訓。學者分析,美國近年邀請北約盟國到印太地區進行聯合海上軍事行動,透過多國參與印太事務,嚇阻中國並對中國增加壓力。
美日法聯合演訓「太平洋斯特勒2025」(Exercise Pacific Steller 2025)於菲律賓海舉行,由美國海軍航艦卡爾文森號(Carl Vinson)、法國海軍航艦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可起降戰機的護衛艦加賀號等艦艇參與。
除此之外,義大利海軍航空母艦卡富爾號(ITS Cavour)去年也曾在南海與美國進行聯合訓練,隨後訪問日本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聯合訓練。
針對歐洲國家航艦近年頻到印太區域,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告訴中央社記者表示,美國近年頻邀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國家到印太地區進行聯合海上軍事行動,透過多國參與印太事務,嚇阻中國並對中國增加壓力。
舒孝煌進一步指出,各國航艦在印太區域聯合演練,也是增加相互操作性,強化彼此盟國合作,若一旦區域內發生狀況,各國的航艦就能彼此支援,提供實質援助,例如美國海軍F/A-18戰機和法國海軍飆風戰機過去就曾在對方航艦起降,驗證相互操作性,並且增加兩國海軍的作戰運用彈性,平時透過強化合作和指揮管制協調,萬一遇到危機時就不需要再花時間整備。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對中央社記者表示,歐洲國家的軍艦近年頻通過台海,也是代表歐洲國家認知台灣周邊海域航運的重要性,此次美法日3國在菲律賓海演訓,除了展現歐洲重視對印太區域開放和自由航行,而菲律賓海也是駐關島的美軍若要馳援台灣的重要海域。
蘇紫雲指出,中國海軍山東號、遼寧號航空母艦過去也曾赴菲律賓海進行演訓,因為菲律賓海就是駐關島的美軍要支援台灣時會通過的海域,因此美日法3國在菲律賓海演訓,就是對北京傳遞訊號,也反映出北約對中國軍事崛起的擔憂。
蘇紫雲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2任上任後,提及購買格陵蘭(Greenland)、接管加薩(Gaza)以及關注巴拿馬運河等舉動,都是出自於海運的重要性,因為加薩鄰近蘇伊士運河、格陵蘭則是與北極航道有關,而川普也重視台灣周邊航運的重要性,「川普2.0對地緣政治更加著重,特別是與中國的海權競逐」。(編輯:林興盟)1140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