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歐盟代表李淳:現階段台歐深化實質關係比簽協定重要【專訪】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7日專電)展望歐盟新5年屆期的台歐關係,駐歐盟代表李淳在中央社專訪中提出務實方向,主張實質關係的深化重於追求形式上的雙邊協定,並強調此非路線退縮,而是換個方式促使水到渠成。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在今年6月改選,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在12月換屆,歐盟進入下一個5年的新人新政。李淳對中央社分析台灣的新機會和政府對台歐關係的努力目標。
他表示,外交部長林佳龍上任後提到的3個外交重點:經貿外交、同盟外交、價值外交,正好非常容易套用在未來台歐關係的3個重要面向。
首先是價值外交,即歐盟對台常見的說法「理念相近」(like-minded),這一塊台灣已花了許多精力,在歐盟及其成員國推動對台灣民主自由法治等認識,包括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進步價值國家。
記者問他,價值外交對台灣國際地位能轉換成什麼具體好處,他解釋這有點像基礎建設,「其實就是國家形象,一個基本形象的建立,當然歐洲精英大概都知道了,但一般人對台灣印象還不夠普及、深刻,即便在政府或智庫層面,我們現在還要繼續努力擴大那個數量」。
至於同盟外交,主要是指安全的同盟。當然台灣很難與多數國家或國際組織走到正式的同盟協定,李淳說,以歐洲而言,台灣的目標是尋求更多在安全上合作、互相協助的夥伴關係。
他表示,目前最直接的合作就是所謂的混合戰(Hybrid Warfare)領域。最廣義範圍是所有物理戰爭以外的都叫做混合作戰,所以從論述戰到網路安全、網路攻擊,到不實資訊(disinformation)、外國勢力介入操弄資訊(FIMI)等。
這幾年歐盟深刻意識到歐洲已經深受其害,例如喬治亞和羅馬尼亞的選舉情況就是混合戰在歐洲的最新發展。其中不實資訊在全世界有兩股最大的暗黑勢力,對歐洲主要是俄羅斯,另一個就是中國。
他觀察,歐洲大部分已開始接受自己站在面對俄國混合戰的前線,而台灣是另一個前線,為瞭解威脅有哪些類型、如何因應,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到一些歐盟國家,與台灣都正展開許多不同層次的交流。
李淳提到,歐洲國家也重視全社會韌性,並發現像是同樣規模的颱風,在菲律賓可能造成上百人傷亡,在台灣卻僅個位數;級數類似的地震,在土耳其城市造成幾千人傷亡,在花蓮市區則是個位數。
「所以他們很驚訝,很想知道我們的韌性怎麼建立,民防動員怎麼那麼有效率等等」,李淳說,相對的,全社會韌性表現排前的芬蘭,以及波羅的海3國、波蘭等,也都與台灣交流、分享作法,雙方都有很多互相學習的收穫。
再看經貿外交。歐盟上一屆期時,台灣在歐洲議會大力協助下,頻向歐盟執委會叩關、欲推動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經貿或投資協定,但歐盟行政部門礙於部分成員國顧慮中國壓力,始終不願對此前進一步。
面對未來5年,李淳強調簽協定仍是台灣最終目標,「但走到那裡之前,我們必須體認時代轉變了,上個世代的經貿協定是傳統開放市場、解除人為障礙,下個世代談的是怎樣互相強化『去風險』、經濟韌性的目標」。
他表示,這過程會像是在堆很多積木,「我覺得台歐之間更重要的不是那個形式,而是實質關係的深化,它的重要性在現階段是遠超過形式上協定的展現」。
記者追問,過去5年歐盟執委會拒絕與台灣談協定的說詞就是有實質關係便足夠,而台灣和幫台灣說話的歐洲議會議員、智庫學者,則強調協定有實際需求,甚至有助於遏阻中國對台打壓,如今說法轉變,是否可能被認為台灣退縮目標。
李淳回應這不是退縮,他比喻「以前我們要坐飛機,但機場有很多問題,所以決定改搭高鐵,但目的地還是一樣,而且就像前面說的時代轉折了,現在要選節能減碳的運輸方式,也就是怎麼達成跟夥伴之間雙贏的戰略自主」。
他強調,看事情的角度不該是「永遠都不能改,改了就是讓步」。台灣現在應該比較在意的是協定內容會是什麼,而不是把簽出法律文件當成優先,因為當實質面走到那一步,自然會有簽協定的需求,「所以現在先去創造未來簽協定的實際需求,而且是讓歐方也同意的需求」。
台灣在歐洲經貿、投資版圖的布局上,雖然個別國家政黨輪替可能帶來影響,但整體而言中東歐將持續是戰略重點。
李淳解釋這有幾個因素,一是這些國家都經歷過共產黨統治,對俄國、中共有足夠認識,「像我去立陶宛才知道,目前在位的領導人大概是45歲到65歲間,這些人在俄共占領下念到高中,他們對共產黨的認識比我們清楚,對中國一開始就有很高的戒心」。
第二是這些地方的經營成本相對西歐低,多數台商畢竟還是要找成本低的地方;第三是他們的工業基礎都還不錯,尤其是波蘭;還有這些國家與中國的經貿、投資往來少,沒什麼好被脅迫的。
但他也強調台灣不是計畫經濟國家,不是政府畫一個棋局,企業就會跟著走,因此政府能做的是像日前在捷克成立投資服務中心,讓企業覺得方便、有熟人在,用降低進入門檻的方式來引導企業。
李淳總結,在時代已經轉折的背景下,台歐之間有許多新機會,尤其同盟外交、價值外交、經貿外交在歐洲最能完整發揮,不像東南亞也許價值外交就沒那麼彰顯,「在歐洲,3個都很有意義,可以持續加強」。(編輯:唐佩君)11312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