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信義任APEC領袖代表 黨政人士:總統對中釋善意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1日電)總統府今天公布2024年APEC領袖代表由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出任,黨政人士表示,這項派任凸顯總統賴清德國際戰略布局思維,以具體行動持續對中釋出善意、強調對等尊嚴,另一方面則是從台灣產業優勢進行外交與國安突圍,為台灣擬定新國安戰略。
APEC小百科
- 全名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亞太經合會(APEC)。
- 1989年成立,性質為經濟合作論壇平台,現有21個經濟體成員。
- 每年舉行經濟領袖會議,討論由部長級會議及企業顧問委員會提供的戰略建議,隨後以聯合宣言公布正式政策。
- 不同於其他由條約確立的政府間組織,APEC透過成員自願與非約束性承諾運作,以開放、靈活、非強制性為特點,允許各成員以不同速度、循序漸進地實現協商制定的目標。
- 從1994年開始,主辦國幾乎都會提供國內民族服飾或紀念衣物給與會各國元首穿著,集體合照也成各國媒體焦點。
林信義
- 生日:1946年12月2日
-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
- 經歷:2005年曾任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總統府資政、行政院「亞洲·矽谷計劃民間諮詢委員會」共同召集人、源創產業投顧董事長、宏碁公司董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任委員、經濟部長、新安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中華汽車副董事長
黨政人士分析林信義出線原因,第一,兼具實務經驗與高度專業。林信義為業界出身,曾任企業經理人、中華汽車副董事長、新安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業界資歷豐富。隨後跨足政壇,先後擔任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等要職。
黨政人士說,林信義資歷橫跨公私部門,兼具實務與專業,且在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任內至今皆擔任總統府資政,又在行政院邀請下,出任行政院經發會顧問與「創新經濟」組召集人,長年不吝為國家提供建言、貢獻長才,了解台灣數十年來產業發展歷史脈絡與優勢潛力,也掌握並貼合世界經濟脈動與發展趨勢,相信林信義將以最佳代言人之姿,持續在國際舞台上推銷台灣。
黨政人士說,第2,擁有政界經驗但無政黨色彩,獲跨黨派支持。林信義雖先後擔任行政部門要職,但從未加入民進黨,在任期間與在野黨互動熱絡良好,備受朝野好評,甚至有其他主要在野政黨黨魁向他請益。
黨政人士指出,賴總統上任後,邀請林信義出任台杉董座,當時有分析指出,賴總統借重林信義豐富政商資歷,以及對於這項人事安排,有信心林信義能緩和朝野、並受跨黨派支持。這次邀請林信義出任APEC領袖代表亦然,賴總統有決心要先團結朝野,再一致對外,讓領袖代表到國際上有底氣為台灣作最好發聲。
第3,外交手腕不卑不亢、有軟有硬。黨政人士表示,台灣自1991年加入APEC,長期受中國打壓針對,歷屆領袖代表出席APEC會議時,兩岸雙邊互動都是關注焦點,如何恰如其分在國際上為台發聲,為國際社會貢獻力量,同時促進兩岸良善交流,考驗領袖代表的智慧。
黨政人士表示,林信義過去3度參與APEC會議,熟悉APEC運作與議題,3次出席都圓滿達成任務,帶回豐碩成果,專業自然不在話下。
該人士說,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林信義擔任領袖代表,率團參加韓國釜山APEC經濟領袖會議,當時林信義一走進會場,特地停下腳步等待,與走在後頭的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握手寒暄,還低語交談5秒鐘,成為歷史一幕。當時國內外多家媒體爭相報導,對於「雙手一握」多正面看待,認為象徵兩岸好的開始。
黨政人士表示,林信義也曾嚴正無畏在國際場合上為台發聲。2001年中國作為主辦國,為反對台灣指派的領袖代表,未遵守APEC慣例,無派遣特使來台遞送邀請函,導致當時台灣無法出席領袖峰會,留下首度缺席紀錄,當年時任中國外長唐家璇還在APEC年度部長級會議閉幕記者會上,公開指責責任在於台灣。
黨政人士說,對此,當年以經濟部長身分出席部長級會議的林信義,現場隨即舉手欲澄清,雖遭中方拒絕,林信義隨後仍在記者會中解釋台灣立場,並對中方舉動表達遺憾與抗議。
黨政人士指出,林信義3度參與APEC相關會議,也與中方幾次交手,皆以具體行動展現務實穩健、不卑不亢的態度,有軟有硬、堅守立場,是賴總統賦予其重任的關鍵之一。
今年秘魯APEC主題為「賦權、包容、成長」,黨政人士說,林信義資歷與專業皆緊扣今年主題,且林信義兼具柔軟與穩健的姿態、恰如其分的外交手腕,展現高度與格局。
黨政人士表示,這項派任凸顯賴總統國際戰略布局思維,延續上任至今外交路線,並呼應國慶致詞主軸,一邊以具體行動落實「願與中國一起善盡國際責任」態度,持續對中釋出善意、強調對等尊嚴,同時在國際場合展現Taiwan Can Help精神,將台灣放在「與理念相近國家一起合作」的國際敘事裡。
該人士表示,另一方面則是從產業與經濟切入,結交更多國際盟友,建構民主陣線架構,從台灣產業優勢進行外交與國安突圍,為台灣擬定新國安戰略。(編輯:蘇志宗)11310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