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海委會攜手新住民走訪旗津 探索海洋中女性角色

2024/6/5 16:08(6/5 17: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海洋委員會5日在高雄市旗津區舉辦「她們的海–在地深耕海洋文化女力活動」,邀請新住民與新二代姐妹參與,現場氣氛活絡。(海洋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張已亷傳真  113年6月5日
海洋委員會5日在高雄市旗津區舉辦「她們的海–在地深耕海洋文化女力活動」,邀請新住民與新二代姐妹參與,現場氣氛活絡。(海洋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張已亷傳真 113年6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5日電)海委會今天在旗津舉辦「她們的海,在地深耕海洋文化女力」活動,邀請印尼、越南和泰國等20名新住民與新二代姐妹體驗台灣食魚文化等,探索女性在海洋文化發展中扮演角色。

依據海洋委員會新聞稿,主委管碧玲表示,台灣跟許多東南亞國家一樣,潮浪聲是人民共同語言,希望透過活動讓與會者認識海洋與性別多元與包容性,並推動不同性別、文化與背景族群相互理解和合作,豐富台灣海洋文化內涵。

管碧玲指出,海洋是地球重要自然資源,新住民是台灣寶貴資產,無論在海洋研究、保育、海域安全或海洋文化傳承中,女性都扮演不可或缺重要角色。另外大海不應是限制足跡邊界,不該是無法接近障礙,應探索海洋與世界相連,突破地理與觀念限制,共同在海洋事務中發揮獨特價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海委會指出,活動餐會以「女性與海洋」為主題,由印尼籍吳秋娥、劉麗娜和新二代洪淑綾分享有關性別與海洋的故事。洪淑綾表示,活動從性別視角出發,讓她體認性別與海洋包容和多元性,盼未來擔任助人工作者時能發揮專長,為海洋貢獻心力。

活動再安排與會者走訪高雄旗津具性別意涵地景與建築,包含勞動女性紀念公園、旗津天后宮和旗津海星聖母天主教堂等,從景點中瞭解不同族群如何守護旗津,及各種女性角色在旗津的演繹,增進新住民瞭解高雄,也讓他們感受女性在社會發展和海洋文化中貢獻。(編輯:李淑華)11306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