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實驗室:網路操作激化對立 欲增強軍事威脅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7日電)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今天回顧過去1年來協同帳號所操作的議題,他認為這些操作不是為了讓誰當選,看起來不是來自國內、也不為任何政黨服務,只是要製造紛爭、強化軍事威脅。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下午在「台灣大選認知操作觀察討論會議」中表示,觀察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在各大社群平台,共有73萬1383個協同帳號(具有協同行為的帳號)進行議題操作,去年1月到4月選情冷、戰場不多,最重要的事件是總統蔡英文訪美。
杜奕瑾指出,去年5月起「感覺經費就來了、砲火點燃」,戰場越來越多,6月主要討論台灣的軍購預算,且在台、美兩邊同時操作,影響雙邊人民想法,7、8月則改為討論「居住正義」、違建相關議題。
杜奕瑾提到,9、10月最大戰場則是缺蛋、食安問題,經過3週密集攻擊就讓前農業部長陳吉仲下台,11、12月則討論「藍白合」的開始與結束,來自境外的力量最主要用意是促使藍白合,「藍白不見得知道這件事」,今年1月選舉前,最大事件是日本地震與國防部發布國家級警報。
杜奕瑾表示,選後約有50%的帳號消失,只操作美國代表團來台的議題。真正有影響力的協同團體,看起來不是國內、也不為任何政黨服務,只是要製造紛爭、強化軍事威脅,如果是跟台灣友邦相關的好消息,協同帳號都會出來抹黑,這不太像是國內公關公司會做的事。
杜奕瑾說明,很多人以為網路操作不會影響選舉結果,其實影響力非常大,例如在總統蔡英文的臉書貼文中,每3則留言就有1則來自協同團體,估計台灣大概有300萬人被影響,但要如何造成選舉結果,中間還有很多變數。
杜奕瑾強調,在各大社交媒體中,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的聲量遠高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且對柯文哲大多是正面評論,演算法會決定人民會看到什麼,因此演算法的中立性,對民主國家影響非常大。
杜奕瑾提醒,這次選舉中,「短影音」影響也很明確,會將類似的內容不斷創作出看起來不一樣的影片,並在網路中不停傳播,導致民眾只看到某一方的說法,而產生錯誤印象。
杜奕瑾指出,這些帳號的操作,不是要讓誰當選、讓誰不要選,而是要激化討論,造成無法理性討論一件事,如果在社群媒體有人罵你時不要理他,罵回去可能就被下架,或是被盯上、攻擊,最後造成對立。(編輯:張若瑤)11301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