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翔無人機再衍生2型 衛星定位及目標影像攻擊型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中科院今天披露,已成功以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為基礎進行構改,研製「衛星定位攻擊」及「目標影像攻擊」2型無人機;另外,近程戰術無人機雖已交裝陸軍,但也改良成具備投彈、巡飛彈及急救包等3構型。
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4至1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無論是參展廠商、攤位均突破歷屆規模;國防部今天下午舉行展前記者會,披露國防館各項軍品,秀出近年推動國防自主的成果。
軍民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立戰功,台灣急起直追發展無人機技術,此次國防館亮點,分別是首次對外公開的「巡飛彈2型」無人機、小幅度研改的「銳鳶2型」無人機、劍翔反輻射無人機(衛星定位攻擊、目標影像攻擊)、研改後的近程戰術無人機;另外,也有新型戰鬥步槍「XT-112」、偵蒐戰術輪車、新式勇鷹高教機模擬器、全身型機械外骨骼系統等。
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部分,最早於民國108年的國防產業展亮相,其中「反輻射」及「誘敵型」已交裝軍方並實際投入戰備,而中科院以此為基礎構改,成功研製「衛星定位攻擊」及「目標影像攻擊」2型。
軍方解說人員指出,衛星定位攻擊型,用於攻擊重要的固定目標(軍事基地和基礎設施),利用多衛星定位訊號,達成精準打擊任務。具備「射後不理」、「全天候作戰」、「高殺傷力」、「長滯空及長航程」特性,搭載的模組包括「多衛星定位模組」及「高爆彈藥」。
至於目標影像攻擊型,則藉由影像追蹤擴大攻擊能力,不會受限僅能攻擊雷達,亦可打擊固定或移動目標。具「人在迴路」(可人工操作也能自動飛行)、「日夜間操作」、「影像導引」、「長時壓制」、「長滯空及視距外精準打擊」特性,搭載「光學/紅外線(EO/IR)」及「高爆彈藥」模組。
另外,雖然「近程戰術無人機」目前已交裝陸軍並實際投入戰備,也在此次的漢光39號實兵演習中實際運用,但中科院仍以此進行構改,衍生「投彈」(手榴彈)、「巡飛彈」(搭載巡飛彈1型)及「急救包」等3個次型號。(編輯:謝佳珍)11209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