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經濟熄火3 / 中國投資基建救經濟 債務與腐敗問題伴隨而至

2023/7/21 11:49(7/21 14: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許多省市熱衷蓋高鐵,因為只要燒錢,很快就能反映在帳面數字上,然而這樣的投資背後,許多沒有考慮到「經濟效益」。圖為上海虹橋車站的乘車大廳與人潮。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攝 112年7月21日
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許多省市熱衷蓋高鐵,因為只要燒錢,很快就能反映在帳面數字上,然而這樣的投資背後,許多沒有考慮到「經濟效益」。圖為上海虹橋車站的乘車大廳與人潮。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攝 112年7月21日

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情勢先盛後衰,原本預期解除COVID-19疫情防控後的經濟反彈並未出現,復甦的腳步逐漸趨緩。而出口不振、消費降溫,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等各式問題,也成為中國在疫後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雖然陸續祭出諸多振興措施,然而似乎仍難令低迷的情勢「醒過來」。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21日電)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今年下半年中國可能加大對於基礎建設投資,盼拉動經濟成長。學者指出此舉仍是中國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然而債務與腐敗沉痾等問題也伴隨而至。

接連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趨緩已是事實,而官方仍極力透過各式「強心針」試圖挽救頹勢,並竭力達到今年設定的目標,其中一個方向是加大對於基礎建設的投資,金額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大量投資基建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反映在經濟數字上,然而在過去3年的疫情折騰下,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惡化,加上一段時間以來對於融資開綠燈,大量投資基建橫空出世,導致在藥效退去後,面臨更加沉重的債務壓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分析,過往提到投資基礎建設,直接會想到的是「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然而在現在看來,這些建設都做得差不多了,沒有太多餘裕的空間。

劉孟俊以中國的高鐵建設為例,有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中國的省市熱衷於蓋高鐵,目的是為了「衝業績」,只要燒錢,很快就能反映在帳面數字上,當年的GDP就會很好看。

然而這樣的投資背後,許多是沒有考慮到「經濟效益」,包含在高鐵沿線帶動的經濟效益,以及當地的土地開發是否有跟上高鐵的開發;另一方面,高鐵建設另一個問題是「折舊」,一旦開始運作就開始大量燒錢。

這樣的基礎建設最終就會演變成,當年度帶來很亮眼的數字,但後面的錢坑越來越大,「高鐵來了,負債也來了」。

事實上,蓋完不敢用、沒人用的蚊子高鐵站至今在中國多地可以看到,例如近期斥資人民幣4159萬元(約新台幣1億7880萬元)興建的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高鐵站無法啟用的問題,被中國媒體關注,而官方對此的回應是「海頭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開通營運後鐵路部門將虧損嚴重」。

然而即便投資基礎建設可能造成債務風險擴大,至今仍是中國振興經濟的重要工具之一,劉孟俊認為這跟中國中央政府仍有盈餘,還擁有承擔一些財政赤字的空間有關。

劉孟俊指出,現階段中國投資的基礎建設已逐漸從傳統型基建轉往新基建,而且資金的使用方式也有轉變,雖然中央政府會撥出預算支持,然而同時也會強調產業落地在什麼地方,當地的政府也要負擔部份資金,藉此增加地方政府的壓力,避免資金被亂用,甚至流入不具效益的「殭屍企業」。

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接受中央社採訪時也提出類似的觀點,相較於傳統基建,目前中國的投資更加以「新基建」優先,包含5G通訊、綠能產業、智慧城市,以及如半導體產業等重要項目。

陳華昇指出,目前若要投資新基建,對於中央政府而言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反而是地方政府會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以中央的財政實力是有能力協助地方政府度過難關,然而在這輪投資新基建之前,「清理地方政府的貪腐」是首要任務。「必須追究這些省市的財政惡化情形該由誰負責,如果沒有清理就繼續投資新基建,等同是把錢投入無底洞。」

新基建投資不是經濟成長的保證,若缺乏監督與管理都會演變成缺乏經濟效益,貪腐孳生的溫床。

以近年陷入風暴的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大基金)為例,這項計畫帶動了上兆人民幣的投資,相關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並未製造出國產替代的晶片和材料。

隨後於2022年下半年掀起「芯風暴」,多位與這項基金有關的高階官員都被查落馬,大基金複雜的投資關係、運作模式欠缺嚴格監督使貪腐孳生等問題也浮上檯面。

整體來說,經濟學者仍是正面看待藉由投資新基建拉抬疲弱經濟,然而陳華昇不忘再次強調,是「整頓」後的「精準」投放,才有可能扭轉目前經濟趨緩的局面。(編輯:呂佳蓉)11207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經濟熄火4 / 前景不明去風險發酵 在中國外企拚避險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