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跨國公衛專家:疫後世界的國際合作須更包容

2023/5/22 08: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曾婷瑄日內瓦21日專電)世界衛生組織正積極討論全球衛生治理的新法規或新機制。跨國公衛專家在台灣醫界聯盟於日內瓦舉行的論壇一致呼籲,經歷疫情大流行後,國際合作必須更包容。

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天起一連10天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時值全球剛脫離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危機,公共衛生新治理框架的討論也是焦點。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天以大流行後的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為主題舉辦WHA場外論壇。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 WHO在5月初宣布解除COVID-19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意味著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正在完結,然而新的全球衛生改革如何保證不再重蹈覆轍、建立治理機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聯合國發展署人類發展報告前主任、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國際事務教授帕爾(Sakiko Fukuda-Parr)指出,公平、包容、平等原則在全球衛生治理的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她呼籲世衛組織(WHO)會員國正在積極起草談判的《大流行公約》,應將各項社會與政治的決定因素納入考量,例如疫情中的全球疫苗與衛生工具不平等。

醫界聯盟主任吳宜瑾表示,《大流行公約》的技術性機制,包含改善衛生工具全球分配的「WHO全球大流行供應鏈與物流網絡」、促進病毒樣本與數據共享和利用的「WHO病原體取得與利益共享系統」等,若將台灣屏除在外,除了為台灣民眾帶來健康風險,也會對全球衛生供應鏈和病毒資訊分享機制形成空白與漏洞。

聚焦全球健康政策的媒體「日內瓦健康檔案」(Geneva Health Files)創辦人巴奈克(Priti Patnaik)分析WHO會員國正在修訂的《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HR)要點,其如何確保公平與包容性的全球衛生治理也受到關切。

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表示,各項疫情與挑戰都揭示了「病毒不分國界、健康必須團結」的重要性,期待全球衛生領域的人道關懷能夠超越地緣政治,讓台灣能深化參與全球衛生治理。(編輯:高照芬)11205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紐約駐處偕國際友人健走 聲援台灣參與世衛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