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者:台灣人政治認同質變 選民切割成3個世代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6日專電)台海局勢緊張,新加坡學者李氣虹指出,中共從1996年台海導彈演習到針對「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述的文攻武嚇,外部施壓導致「中國認同」持續下降,「台灣認同」節節上升是主流民意走向,台灣人的政治認同已然質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講師李氣虹昨晚在吉隆坡獨立書店「季風帶」舉行「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新書發表會,意欲透過第三視角,探討台灣人政治的認同從中國人轉變到台灣人,為全球華人瞭解台灣歷史背景和兩岸政治提供新的視野。
李氣虹在新書發表會指出,台灣人是指在台灣本島的地理範圍內的人群,一如北京人、上海人、廣州人,而「臺灣人」則是完全排除了「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意識。
李氣虹表示,前總統李登輝受日本殖民教育而形成「日化台人」思維,但李登輝的中國意識乃至日後對大陸政策的影響,始終被中國民族主義者忽略。民進黨雖一再調整對台灣前途論述,卻未能廢除黨綱中明訂建立「台灣共和國」終極目標,也讓中共懷疑前總統陳水扁長期在統獨議題上的模糊立場。
他在新書發表中也以2008年當選總統的馬英九為例,說明既然宣誓要捍衛中華民國憲法,還指這部憲法就是「一中」憲法,為何在論述時不提「中國人」而用「華人」。
根據李氣虹分析,作為必須平衡各方利益的主政者,李登輝和馬英九都必須克制甚至隱藏自己內心深處的政治情感;但作為民選總統準備總統就職演講內容,更須考慮當時主流民意走向。
他以政大選研中心研究為例指出,台灣選民已然切割成3個政治世代。第一代選民主要成長於國民黨威權統治之下,可以預期外省第一代比較偏向支持統一,本省第一代較偏向支持獨立。第二代選民受家庭政治化的影響、複雜國際因素與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影響,在統獨議題上更為保守,偏向維持現狀。
第三代選民經歷民進黨、新黨、建國黨、親民黨和台聯的興衰,以及開放言論自由的民主轉型,在意識形態和政黨支持方面較其他世代來得開放。
李氣虹認為,馬英九於2008年代表國民黨重新贏得台灣執政權後的總統就職演說,雖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但通篇只見台灣人民卻不見中國人字眼,台灣民主化的成就也被放在全球華人而非全體中國人的語境中來衡量。
他分析,李登輝與馬英九就職演說中關於中國人、台灣人、華人、中華民族等字眼的使用和次數多寡,其實反映了台灣民眾政治認同的轉變。台灣人民統獨觀念的形成、持續與變遷,與個人成長背景的政治社會化歷程,以及國家的政治教育有重要關聯。
李氣虹在新書發表會中也從民族與國家建構的雙重關係觀點,把「台獨」分為建構台灣民族對抗中華民族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建立「台灣共和國」並在文化上不否定中華民族的「法理台獨派」,以及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特殊兩國論、兩岸統合論的「實質台獨派」共3種類型。
李氣虹是新加坡學者,也是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資深新聞工作者,派駐台北、香港、廣州特派員多年。他的新書剖析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政治菁英的民族觀念影響、台灣意識萌芽與中國意識對立、國民黨菁英與「外省人」政治認同,再從分裂國家理論檢視李登輝的大陸政策、民進黨的台灣前途主張演進,並論述陳水扁政府的兩岸政策。(編輯:韋樞)11204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