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受邀立陶宛美國建交百年論壇 凸顯俄烏戰爭牽動新局

2022/7/7 13:22(7/7 13:3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維爾紐斯7日專電)今年是立陶宛與美國建交百年,立陶宛國會7日將舉行以「自由」為主題的紀念論壇,台灣是唯一受邀亞洲國家。外交部政務次長曾厚仁6日說,這顯示在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新局勢中,台灣具特殊意義。

曾厚仁將在論壇擔任與談人,主題為「定義完整而自由的歐洲」(Defining Europe Whole and Free)。他認為這對來自台灣的講者而言,是十分特別、值得深思的題目。

根據議程,同場實體與視訊講者包括立陶宛、美國、烏克蘭、波蘭和喬治亞的重要國會議員,以及立陶宛總統外交事務首席顧問斯卡伊斯潔利特(Asta Skaisgirytė)。美國國務院歐亞事務首席副助卿霍根(Dereck J. Hogan)將親自出席就同樣主題發表演說。

俄羅斯2月24日全面侵略烏克蘭。曾厚仁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俄烏戰爭及其牽動的重大地緣政治和國際情勢變化是凝聚許多國家代表參加立美論壇的重要因素,預料也是各國與台灣交流的重點議題。

他說,台灣受邀參與國際相關討論,這顯示各界對台灣海峽情勢的關注升高,並期待瞭解與烏克蘭同樣面對強權侵略威脅的台灣如何看待俄烏戰爭、從中汲取了什麼教訓。

另一方面,台灣也有機會與多國重要人士深入交流,相關活動「對台灣很重要」,也是台灣展現自身在維護國際間自由、民主、法治等原則所能扮演角色的好平台,因此「雖然行程很多,也要親自跑一趟」。

曾厚仁提到,基於相近的威權統治歷史經驗與地緣政治處境,台灣與中東歐國家較容易彼此理解。台灣對外關係近年持續有突破,中東歐各國可謂重要推進力量,台灣將持續投注心力、強化相關部署。

除了曾厚仁,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分別擔任「台灣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友好協會」、「台灣與波蘭國會友好聯誼會」會長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邱志偉、林靜儀都親自出席論壇,由蕭美琴擔任台灣代表團團長。

就外交單位公開出席發言的代表層級和活動規模而言,台灣此次在立陶宛明顯又往前跨了一步。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6日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市中心舉辦小型酒會,歡迎較早抵達立國的各國與會者。

立陶宛與美國一向關係深厚;在立台關係去年更上一層樓後,立台雙方在美國的互動也更加密切、公開。不過,除了立陶宛,還有其他歐洲國家的論壇講者已與台灣發展出穩健友誼。

根據議程,蕭美琴、林靜儀和邱志偉將在「為自由而戰的全球舞台」(Global Arena of the Fight for Freedom)場次擔任與談人,同場講者包括立陶宛、英國、加拿大、捷克、波蘭、法國的重要國會議員;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將視訊發表演說。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備受敬重的前總統亞當庫斯(Valdus Adamkus)將親自出席致開幕詞;烏克蘭國會議長斯特凡楚克(Ruslan Stefanchuk)視訊致詞;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將出席致閉幕詞。

蕭美琴在6日的歡迎酒會致詞表示,對擔任團長感到很榮幸;身為駐美代表,十分榮幸能與來自立陶宛、捷克、波蘭等國的自由鬥士共同為捍衛共享價值、原則與理念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奮鬥。

邱志偉約20年前曾在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擔任講座教授半年並講授兩岸關係等課程。他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立陶宛和台灣的友誼就算與波羅的海其他國家相比,也十分難得,他認為這是因為立、台都有特別強韌的「自由民主DNA」。

第一次訪問立陶宛的林靜儀則說,國會外交主要任務包括瞭解各國如何看待國際事件和趨勢,以及可如何增進各國對台灣的理解和友好態度。她注意到,俄烏戰爭爆發後,各界較以往更關注台灣在印太區域的戰略和角色。

身為區域立委,林靜儀說,透過與各國重要人士直接交流,她也希望瞭解選區內有哪些產業適合與立陶宛等國合作。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立陶宛至18世紀才被劃入俄羅斯帝國版圖,但獨立的民族認同並未消失;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俄羅斯帝國1917年解體,促成立陶宛1918年宣告恢復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期間,立陶宛輪番遭納粹德國和蘇聯占領,最後在1944年遭蘇聯劃入版圖,但美國及其幾個主要盟友從未正式認可蘇聯占領的合法性,因此立美建交自1922年起算,今年滿百年。

1990年3月,立陶宛再次宣告恢復獨立。(編輯:馮昭)11107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