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任駐台代表為求融入 請員工幫忙取台灣名字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15日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過去派駐北京,中文名字是「鄧強」,今年1月奉派台灣,為讓名字更切合台灣文化,於是請辦事處員工為他取名,最後他挑了最高票的「鄧元翰」,他覺得這個名字很貼近自己。
鄧元翰(John Dennis)1981年加入英國外交、國協及發展部(前身為英國外交部),奉派台灣前,他於2014至2018年擔任英國駐安哥拉及聖多美普林西比大使。1985至1987年擔任駐北京大使館政治事務二等秘書,2003至2006年任駐北京公使及副大使。
鄧元翰日前與媒體餐敘時,提到他的台灣名字是辦事處員工所取,他近日透過辦事處以電子郵件回覆媒體詢問時表示,他對辦事處團隊深具信心也高度信任,因此請他們幫忙挑名字,他建議提3個選項,「我當時說,如果其中一個讓我滿意,就選來當我的名字。」
鄧元翰說,以中文為母語的員工腦力激盪,提出12 個選項,每個名字都與他的本名及他擔任英國代表有關,只是相關度不一。辦公室人員票選了3名「候選人」,「我3個都喜歡,因此我選了得票數最高的鄧元翰。」
辦事處告訴中央社,根據票選結果,第1名為鄧元翰,第2、3名分別為「鄭育漢」及「鄧約翰」。
鄧元翰派駐北京時中文名為「鄧強」。對於為何未沿用鄧強,鄧元翰表示,鄧強這個名字與他後來在倫敦及非洲的工作無關,而且鄧強「感覺不特別像我」,因此多年來他一直未使用這個舊名。
鄧元翰說,他在台灣的時間會比過去在其他國家工作的時間長,希望在台灣使用的名字更切合台灣文化,並獲台灣人好評。保留「鄧」為姓氏,是因為「鄧」唸起來與他的英語姓氏Dennis的第一個音節相似,因此以鄧為姓,加上「元翰」,讓他感覺這個名字更貼近自己。(編輯:謝佳珍)11005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