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正式動工 海昌計畫深具歷史意義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高雄24日電)代號「海昌計畫」潛艦國造今天動工,「海昌」深具歷史意義,根據資料,海軍潛艦先驅為編成海昌艇隊的小型突擊潛艇,後不符實需解散,如今潛艦國造「海昌計畫」再起,同時總統蔡英文今天也替潛艦辦公大樓「海昌大樓」揭牌。
潛艦國造起自105年12月21日,歷經4年完成開工準備,依建造合約自108年5月3日起,合約工期共78個月,包含廠房建造及各種開工準備時間,今天在高雄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舉行「潛艦國造建造案開工典禮」,總統蔡英文於「船段製造廠房」前按下啟動按鈕,彎板機將第一塊鋼板彎製成型後,象徵潛艦國造正式邁入建造階段,原型艦2025年交艦。
開工典禮前,蔡總統也前往台船廠區另一處「海昌大樓」進行揭牌。海昌大樓為與潛艦案有關的台船、中科院、海軍、世界各國技術人員的辦公場所,另有一棟「群英大樓」,為台船協力廠商進駐的辦公室。
事實上,「海昌」一詞其實有其歷史淵源且具意義。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致詞表示,海軍潛艦先驅為購自義大利的小型突擊潛艇,並編成「海昌隊」,今天以此命名顯示潛艦國造在這麼多年期待下,終於在蔡總統下定決心後,突破各種困難展開歷史新頁。
根據海軍日前提供資料,54年時,向義大利Cos.Mo.S. SpA, Livorno公司採購4艘小型突擊潛艇、並仿製3艘,共7艘的小型突擊潛艇於左營軍港成軍,命名「海昌艇隊」;但因該艇續航力不足,難以運用特種作戰,成軍後無特殊戰績,服役9年後,於62年除役解散。
由於潛艦具高機敏性、戰略價值,但台灣面對中國威脅下,潛艦戰力遲遲無法提升,僅倚靠77年成軍的劍龍級潛艦獨挑大梁;前美國總統小布希政府雖曾在西元2001年宣布售8艘柴電潛艦,但因美國當時已不再設計、建造柴電潛艦,加上台美內部對此案皆有質疑,導致潛艦外購至今仍無下文。
103年4月時,政府再次啟動代號為「海昌計畫」的潛艦國造專案,最後在蔡總統任內成功執行潛艦國造,並在今天正式動工,也因此「海昌」兩字在國軍歷史上有特別重大的意義,象徵潛艦自製的決心。
鄭文隆致詞時也提到,台船結合海軍設計團隊、技術顧問團,一項項克服挑戰,並奠定本土設計工程潛艦設計實力,現有約200名台船潛艦人員的平均年齡僅34歲,將成為國家重要資產。
鄭文隆指出,台船在這段時間面對冒出來的批評、唱衰及莫名的媒體不實報導,台船發揮潛艦最大的特色,也就是「關掉引擎、不要講話」,不得已時才浮到水面對外澄清不實訊息,目的就是不希望有太多不必要的言語交鋒、不慎洩漏國防機密。
另外,有媒體今天以「潛艦國造今開工,專用廠房未完工」為題報導。海軍也發布新聞稿強調,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依據潛艦國造案合約,開工條件包含三項,分別是船段製造廠房建置完成、試製船段及主次裝備合約簽署,目前台船依約已完成符合開工條件,並在今天開工,並無「廠房未完工」情事。
他也說,歷經這幾年來的努力,終於完成開工準備,所遇到的困難,包括商源取得的困難、設計技術的挑戰、武漢肺炎(COVID-19)的突然來襲,以及阻礙潛艦案發展的境外勢力,還有國內經常莫名出現的噪音及批判等。
鄭文隆強調,今天將正式進入造艦階段,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參與的人員,相信都以替國家打造首艘潛艦為榮,會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下水及交艦。(編輯:林興盟)1091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