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警總當年欲吸收陳菊踢鐵板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1日電)促轉會今天舉行政治檔案徵集發表會,中研院研究員蘇慶軒指出,在已解密的檔案中發現,情治單位當年有意吸收現任監察院長陳菊,但其自大、自狂、自傲,且屬於「潑婦」型女性,「陳女思想中毒太深,似難短時轉變,應作長期疏導」。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上午舉辦「政治檔案徵集成果與研究初探發表會」,說明警政署檔案的重要性、情治系統對於被監控當事人產生的影響以及家屬分享。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蘇慶軒以「監控怎麼做」為題簡報,並以陳菊為例,說明當年如何監控。
蘇慶軒指出,西元1978年6月16日凌晨,台北市警員以戶口臨檢的名義,進入陳菊位在青田街住所後,在她臥房書桌下發現一個可疑的塑膠袋,要求陳菊攜至客廳自行打開受檢。
蘇慶軒表示,由於雷震是當年威權統治當局目標,警總也執行「田雨專案」,因此決議搜索陳菊住所,並對台北市警局分派任務,由其假借戶口臨檢的名義進入搜索,搜索目的就是塑膠袋中的文件。
蘇慶軒說,接受一整夜的搜索與調查後的陳菊,6月16日上午7時離家。無法掌握陳菊行蹤的情治機關,一方面向總統蔣經國提出搜查經過、偵辦方向等報告,另一方面因「警總實施跟蹤被陳女兔脫」,而成立「青谷專案」普遍密查。
蘇慶軒表示,西元1978年6月23日下午由警總彰化調查站會同彰化縣警察局保防室將陳菊約談到案,經過數日偵訊,陳菊於7月6日因父親作保得以保釋,一直到24日才真正獲釋,但情治機關對於陳菊的監控仍然持續,而「青谷專案」便成為陳菊因美麗島事件入獄前的重要基礎資料。
蘇慶軒披露,情治單位當年其實有意吸收陳菊,但根據警總的評語顯示,陳菊是自大、自狂、自傲、自豪及毫無親情的冷酷人物,對事物常無情批判,而陳菊自信自己是領導者,不願受人支配,屬「潑婦」型女性,對人冷酷無情、善於虛應偽裝,喜怒無常,自命不凡,如果「疏處不善,危害性更大」、「陳女思想中毒太深,似難短時轉變,應作長期疏導」。(編輯:蘇龍麒)10911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