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量壯大台灣 童振源捨耕讀夢整建僑務新局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游凱翔台北26日電)「我原本想在宜蘭找一塊地,展開耕讀生活。」新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放棄大學教職,為自己設定「匯聚全球僑民能量壯大台灣」等新目標。他說,僑務工作十分重要,是國家整體外交、安全事務的重要一環。
前駐泰國代表童振源5月20日接任僑委會委員長,6月1日自泰返台,16日結束居家檢疫進辦公室工作,但居家辦公期間,已召開超過20場業務視訊會議。
儘管對如何藉由台灣與全球僑民社群彼此增強,以深化台灣與各國的實質關係、強化台灣整體實力與安全侃侃而談,童振源在接任僑委會委員長前,原本計畫返回大學任教、從事學術研究,甚至「耕讀」,並重拾在駐泰期間礙於公務難以維持的運動習慣。
童振源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透露,總統府2月曾諮詢他是否願意繼續為國效力,當時他仍想回學校,且已開始「做夢」,構築兼顧學術教育工作與耕讀的美好願景,直到5月中旬,府方再度表達對他的期待。
他說,考量自己在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駐外館處等都被賦予發揮機會,且總統連任肩負選民重大寄託、僑界也對他有期許,「若只顧慮個人,好像不太負責任」,因此毅然決定放棄教職。
2017年7月至今年5月駐泰國的童振源說,派赴泰國前,總統蔡英文交付兩項任務:做好僑民服務、落實新南向政策。童振源認為,這兩項任務其實是一體兩面,而泰國經驗確實也帶給他許多僑務工作靈感。
童振源的學術專業領域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和兩岸關係。他認為,僑民在台灣拓展及深化與各國的實質關係、維護國家安全、處理兩岸關係方面,都能發揮顯著正面作用。
此外,僑民的在地人脈、語言能力、對當地的了解、國籍身分等優勢,都有助各駐外單位突破因台灣國際處境特殊、人員任期等主客觀條件所造成的限制,進而發展並經營與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常態性連結。
童振源舉例,泰國外國商會聯合總會(JFCCT)首位亞裔主席康樹德就是台灣人,也是僑領;康樹德及其他在泰國國會、政府高層,甚至皇室有人脈的僑民,對促進台灣與泰國的相互理解及交流合作助益甚大。
僑委會數據顯示,全球具中華民國國籍的台僑約205萬人,台僑與華僑共計約4900萬人。童振源說,台僑與華僑都是僑務工作目標對象,也是台灣應善加運用的廣大資源,執著於嚴格的「身分認定」問題恐畫地自限,且僑委會爭取的不只是僑民社群對中華民國台灣的認同,更是具體、實質、緊密的連結。
僑委會編制非駐外人員約260人,海外36個據點則僅配置53人,人力、資源都十分有限,童振源因此強調精準運用與調度,以及引導僑界與台灣相互扶持、壯大。
為此,童振源設定兩大戰略,包括「僑委會扮演槓桿支點」,以發揮台灣優勢領域協助全球僑胞,並匯聚僑胞能量壯大台灣,以及「建立單一聯絡窗口和整合平台」,打通天地線,建構促進資訊和人際關係累積、交流和多方連結的平台。
目前,透過社群媒體Line串聯1個僑委會中央專線及36個僑務據點專線的「全球僑胞服務數位平台」,已於6月16日正式啟用。
童振源為僑務工作訂下4大目標,包括運用新科技與模式擴大服務全球僑民、深化全球僑民與台灣在各領域的連結及合作、協助全球僑民在僑居地深耕發展、匯聚全球僑民能量壯大台灣。
而達成以上4大目標的5大策略,則是僑務工作數位化、資源整合平台化、政府與民間合作雙贏、服務僑胞以其需求為導向、僑務改革創新。
在建構平台方面,童振源以泰國經驗為發想,規劃全球僑務榮譽職交流、全球台商協會交流、全球僑教與招生服務、全球台商技術服務、全球僑民農業技術服務、全球僑民義務律師服務、全球僑民醫療諮詢服務、全球僑商新創企業服務,以及納入僑生、台生及外籍生的全球僑商人才平台等。
此外,目前更評估建立可提供認證的全球僑民數位學習平台、透過僑界促進台灣的醫療服務國際化,並推動有助提升資料分析和業務推動精準度的數位化第二代僑胞卡。
上述規劃和願景宏大,執行上則需縝密又不失靈活創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也顯示童振源期待僑委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分層次、領域「各個擊破」後,催生跨界連動、整合加乘效應,以有效利用台灣內部與僑界既有能量,強化台灣在全球的經貿及安全等實力。
訪談過程中,童振源多次提到「整合」、「串聯」、「相互壯大」等概念。例如,他認為台灣可善用在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優勢,協助僑界的技術提升、產業轉型並厚植在地實力,這就有助台灣深耕在各國與國際的發展基礎,僑界的資源也能被引導協助台灣企業與人才在世界舞台發光,而僑委會能在其中扮演關鍵的溝通與槓桿支點角色。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童振源說。儘管訪談時間超過表定近20分鐘,他似乎還有許多點子可分享。不過,能夠不看稿暢談僑務工作2大戰略、4大目標、5大策略、8大平台的童振源,想必對工作規劃已「了然於心」,只待盡快付諸實行。(編輯:林克倫)10906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