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回望美麗島事件 吳乃德:台灣最好的時刻

2019/12/1 10:10(2024/9/13 17: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研院學者吳乃德從美麗島雜誌社創刊時,就用多個筆名在雜誌上寫稿,但當時他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美麗島事件發生時,他並未被捲入。(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研院學者吳乃德從美麗島雜誌社創刊時,就用多個筆名在雜誌上寫稿,但當時他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美麗島事件發生時,他並未被捲入。(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日電)時光悠悠,美麗島事件將滿40週年。回顧當時,中研院學者吳乃德說,那時台灣人民面對獨裁政權展現出非常強烈的「對價值的追求」,1977年到1987年是「台灣最好的時刻」,現在面對一個野蠻的軍事強權,似乎反而比較沒有面對強權的決心和意志。

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當天組織群眾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不明人士混入群眾朝演講者丟雞蛋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包圍群眾,釋放催淚瓦斯,最終引爆警民衝突。

吳乃德從美麗島雜誌社創刊時,就用多個筆名在雜誌上寫稿,但當時他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因此,美麗島事件發生時,他並未被捲入。

不過,黨外多位好友因為美麗島事件身陷囹圄,吳乃德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回憶,當時在海外的他做了一件「很幼稚」的事:決定戒煙,因為他覺得,要跟國民黨長期抗戰,必須把身體顧好;吳乃德不好意思地笑說,「但是戒不了多久,又抽了」。

美麗島事件對於吳乃德的影響,一直持續到1988年、1989年;當時民進黨已成立,吳乃德1988年回國在機場通關時,行李被搜索了2個小時,連孩子的錄影帶、相片都被一一翻出;1989年,中研院民族所雖然全票通過聘任吳乃德,但人事案送到院內,卻因為「政治原因」卡關;這場拒聘風波引發各界聲援,中研院隔年才讓步。

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當天組織群眾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當天組織群眾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麗島事件掀巨浪 衝擊台灣政治

吳乃德說,美麗島事件由3個事件組成:對民主運動參與者的大逮捕、公開審判以及林宅血案。這3個事件密集地在半年內發生,對台灣政治造成前所未有的大震撼。這3個事件性質各不相同,匯集成一股巨浪衝擊台灣政治,也強烈衝擊人心。

吳乃德指出,當時蔣經國或許認為可以複製在蘇聯目睹的史達林審判秀,容許媒體全面報導對民主運動者的軍法審判。但是面對死刑的威脅,所有被告都沒有依據檢察官和情治人員安排的劇本演出,沒有人在法庭上求饒。

爬梳這些歷史資料,吳乃德說,美麗島大審過程,長久被查禁壓制的普世價值和人文理念,經由媒體穿透恐怖氣氛觸動眾人的心靈。

「沒有美麗島事件,就沒有台灣民主」,吳乃德這麼認為。

吳乃德說,獨裁政府面對挑戰,第一個反應都是壓制、逮捕;雷震案抓了幾個人,換來20年的安寧,所以美麗島事件,獨裁政府抓更多人,卻發現「解決不了問題,愈抓人愈多,律師出來,太太也出來了,還要再抓嗎?再抓會面臨什麼情況?」獨裁政權只好想辦法讓步。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美麗島雜誌社高雄辦事處被治安人員依法查封。(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美麗島雜誌社高雄辦事處被治安人員依法查封。(中央社檔案照片)

吳乃德認為,人民再接再厲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壓力,另外還有美國壓力、中國鄧小平的崛起等,都給國民黨很大的壓力,既然不能抓,就只好讓步,所以,他覺得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民主化很重要的關鍵。

吳乃德說,雖然美麗島事件在台灣長期的政治發展中具有無比的重要性,但許多中外學者對台灣民主化的研究,卻鮮少提到美麗島事件,頂多只是點到為止。因為美麗島事件是國民黨政府對民主運動人士的全面性逮捕,這個事實無法嵌入這些學者的理論中,而那個理論是:「蔣經國是台灣民主化的推手」。

「如果蔣經國是民主化的推手,要怎麼解釋他將警民衝突提升為『武力顛覆政府』?同時抓這麼多人?」

吳乃德說,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不是完全沒有角色,蔣經國雖然是獨裁者,卻是很實際的政治人物。當他面臨壓力並沒有頑抗,反而馬上妥協、讓步、適應。

●台灣人展現時代精神

吳乃德指出,美麗島事件以及台灣人在那個時代中展現的時代精神,是台灣民族的重要歷史資產,畢竟「決定一個政權存亡的不是政治制度,而是人的精神。而我們這個世代,其時代精神又是什麼?」

他說,40年前台灣人曾有過為價值去投入的精神,但現在面對中國,面對更大的敵人,反而好像忘記了那個精神;他說,「台灣人現今只有national identity(國家認同),沒有national will(國家或民族意志)、沒有那個意志」。

吳乃德說,那個年代展現出來的、對價值的追求,是非常可貴的。

第二次大戰期間,當美國尚未參戰,納粹帝國已經占據幾乎整個歐洲,英國勢單力孤在艱苦中奮鬥,邱吉爾首相鼓舞人民說,千年之後如果英國還存在,人們依然會說:「這是他們最好的時刻(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對價值無畏的追求 那是最好的時刻

吳乃德說,美麗島事件由3個事件組成:對民主運動參與者的大逮捕、公開審判以及林宅血案。圖為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林義雄(前左3)1984年8月15日假釋。(中央社檔案照片)
吳乃德說,美麗島事件由3個事件組成:對民主運動參與者的大逮捕、公開審判以及林宅血案。圖為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林義雄(前左3)1984年8月15日假釋。(中央社檔案照片)

吳乃德正在撰寫的書,書名就叫「台灣最好的時刻」。他說,美麗島事件是很重要的歷史事件,但現在大家對它的印象和記憶都慢慢模糊,必須將它嵌入台灣民族的歷史記憶。

吳乃德認為,1977年到1987年是台灣最好的時刻,因為那個年代,在強大的壓力下展現出對價值的無畏追求,是非常可貴的;同樣面對挑戰,那時的敵人是獨裁政權,現在的敵人是野蠻軍事強權;當時人民在威權體制底下,反抗會被抓,現在不會,現在可以更自由發揮、展現勇氣,「但似乎反而比較沒有面對強敵的決心」。

吳乃德舉當兵為例,他說,新加坡沒敵人,但國民要當2年到3年的兵,瑞典已恢復徵兵,法國明年要恢復徵兵,瑞士是多年的中立國,過去10年瑞士曾針對廢除兵役舉行3次公投,都沒有通過,台灣面對強大的敵人,當兵只要4個月,這是「全世界僅有的奇蹟」。

這次大選,藍綠陣營在「亡國感」議題交鋒。吳乃德認為,之所以會有亡國感,是因為認知到危機的存在,可是又發現整個國家很少人願意面對危機。他說,危機是真的,中國愈來愈粗暴、壓力愈來愈大,但是,「我們沒有要去面對。如果政治領袖展現面對危機的強烈意志,國人就不會有亡國感」。(編輯:黃國倫)1081201

圖為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林義雄(右)1984年8月15日假釋,高興地擁抱他妹妹及外甥女。(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林義雄(右)1984年8月15日假釋,高興地擁抱他妹妹及外甥女。(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麗島事件小檔案
  • 事件起因:
    1978年12月美國政府突然告知即將終止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關係,國民黨政府宣布停止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引發黨外人士一連串抗議。
    1979年8月,「美麗島」雜誌創刊,8月中旬第一期「美麗島」雜誌問世出刊,各縣市分社服務處陸續成立,美麗島雜誌不僅是一本兼具組織、運動、宣傳的刊物,更成為黨外的代名詞。
  • 事件經過:
    黨外人士計畫在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在高雄申請集會。遭執政當局派出大批軍警鎮壓,因而爆發警民大衝突。
    其後,國民黨政府以「涉嫌叛亂」罪名,逮捕美麗島雜誌成員包括發行人黃信介、總編輯張俊宏、總經理施明德、發行管理人林義雄、姚嘉文、副社長呂秀蓮、社務委員陳菊、編輯陳忠信、王拓,以及參與抗爭的紀萬生等上百人,並查封美麗島雜誌社及各地辦事處。
  • 參考資料:台灣民主運動25年,張富忠、邱萬興編著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紀萬生自許流浪武士 反送中再燃美麗島魂
172.30.14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