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解嚴後 康寧祥:媒體開放與政治發展同步

2017/7/17 11:00(7/17 11: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7日電)解嚴後「首都早報」創辦人康寧祥說,媒體開放與政治發展同步。當年台北之音、TAIPEI TIMES都是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出資規劃,再轉企業家殷琪、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經營;民視也因康寧祥1票成為第四家無線電視台。

解嚴30年,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康寧祥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大家很絕望、沮喪,他跟新聞工作者江春男說,這是給大家準備的好時機,籌辦雜誌做為將來組黨可運用的工具,用社會大眾聽得懂的語言說明為何要組黨、組黨的政見與要推動的新聞自由,爭取人民的信賴,1979年「八十年代」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

康寧祥說,為達到這個目的找江春男擔任總編輯,當時對政論雜誌的推廣、政治語言通俗化,是一個很好的歷史契機。

1987年解除戒嚴、1988年解除報禁,康寧祥說,左顧右盼卻無人辦報,所以他就辦了「首都早報」。

康寧祥指出,報禁解除後,要爭取第四個無線電視台,當時有4組人爭取,包括前立委蔡同榮、前TVBS董事長邱復生等人,審查時,康寧祥向與會者說「無線三台都是國民黨,沒有一台給自由派,這樣說得過去嗎?」

康寧祥說,有一天晚餐結束後,學者鄭欽仁夫婦到康寧祥家拜訪,不到10分鐘住家門鈴大響,前立委蔡同榮、前僑委會主委張富美、前民視董事長田再庭等人到訪,康寧祥問到訪原因,他們要求康寧祥過兩天公布結果前,要把票投給民視;康寧祥拒絕但強調,當天一定投票,但投給誰不能講。

結果揭曉後,康寧祥說,蔡同榮一直認為如果沒有康寧祥那一票,民視可能無法成為第四個無線電視台。

民視今年慶祝成立20週年邀請康寧祥出席,但康寧祥當天另有行程無法參加,與會者向康寧祥轉述,民視在會場播放一段影片說「當年如果沒有康寧祥那一票定江山,就沒有今天的民視。」

康寧祥表示,媒體開放,不應只是報禁解除及後來開放的電視台,應包括政論雜誌、報紙、廣播電台及有線、無線電視台的開放,1975年政論雜誌開放的醞釀期,政論開放初期,開始可以聽到一些不同聲音;1979年,政論雜誌的開放進入戰國時代;到了1987年解嚴後,報紙、廣播、電視台相繼開放。

「廣播電台如台北之音與TAIPEI TIMES英文報的由來,要感謝王世堅」康寧祥說,要組黨、要推動民主政治,要有國際共通語言、國際社會支持,應該要有英文報紙,但江春男與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都憂心要花很多錢。

因此,康寧祥找上從事建築業的王世堅,王世堅二話不說同意出錢,康寧祥說,媒體人徐璐等人規畫台北之音申請案,王世堅還挪出辦公室讓徐璐等人辦公,申請案通過後,殷琪當老闆,再把錢還給王世堅。

康寧祥說,英文報規劃案評估要花費70萬元,他再度找上王世堅,王世堅先出錢,核准下來後,他找上林榮三,林榮三再把規劃期間的經費撥給王世堅,但「至今沒人幫王世堅說句話」。

康寧祥認為,媒體開放與政治發展同步,政治力量的推動引發媒體解放,促動社會力的結合,他舉出5個案例,包括案例一:台灣政論參與包括政治工作者、知識青年、職業黨工、法律人。

案例二:八十年代雜誌,集合新聞工作者如江春男、中產階級、教師及人權運動者。案例三:首都早報、中小企業、環保工作者。案例四:台北之音,專業廣播工作者如徐璐、廣告業者、企業經營者。案例五:民視,資金募集遍及全國、出資者包容性更大。10607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