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後通膨更有感?央行:核心物價平均7.98個月調漲1%

2024/4/8 13:09(4/8 14: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台北市信義區民眾到超市採購。(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台北市信義區民眾到超市採購。(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8日電)疫情過後,通膨陰影遲未散去,中央銀行特別以報告分析近年通膨結構轉變,並指出核心物價漲價週期縮短,近3年,平均不到8個月就調漲至少1%,這是近年來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更深刻的關鍵。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長期多落在1%上下,不過2022年、2023年分別達2.95%及2.49%,今年又因電價調漲,全年CPI再破2%,估達2.03%。

台灣通膨率連年突破2%的警戒線,各式餐飲、小吃價格更是頻頻喊漲,導致近年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十分深刻,甚至認為政府數據失真,實際通膨情況遠不止於此。

央行經研處內部研究報告「從調價週期探討近年通膨結構之變化:台灣的個案研究」便以台灣情況深入探討,發現2020年以前,台灣通膨率相對穩定,即使遇到供給面衝擊,往往也能在短期間回復;但自2021年起,受疫情、地緣政治風險、氣候變遷等連續非預期供給面衝擊,導致台灣通膨走勢與2020年以前顯著不同。

央行指出,2013年至2019年,平均年增率高於2%的查價項目群僅105項,占368項查價項目群的28.53%,不過2021年至2023年,平均年增率高於2%的查價項目群高達179項,占368項查價項目群的48.64%,也就是說,2021年後通膨率上揚的現象,已擴散至更大範圍的日常消費品項中。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央行進一步指出,以1%的漲幅為標準,計算查價品項超過1%漲幅的間隔期間(調價期間),結果顯示,2013年至2019年核心物價平均調漲1%約隔17.19個月、近1年半,而2021年至2023年,降為7.98個月,調漲間隔期間明顯縮短。

央行表示,2021年以來,儘管多數核心物價品項調價幅度不高,但因調價週期顯著縮短,是影響民眾對於通膨感受較深的主要因素之一,也讓民眾對於通膨的感受,與官方統計資料的產生認知落差。(編輯:潘羿菁)11304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