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搶救清華大學老梅樹 盼再現梅花開滿枝頭

2025/2/24 18:39(2/24 20: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清華大學梅園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罹「日燒病」,校方24日啟動搶救梅園醫療計畫,將運用「水刀土壤穿孔」技術,在梅樹周圍土壤打出多個深達1公尺的透氣孔道,並投入有機益生菌肥料。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4年2月24日
清華大學梅園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罹「日燒病」,校方24日啟動搶救梅園醫療計畫,將運用「水刀土壤穿孔」技術,在梅樹周圍土壤打出多個深達1公尺的透氣孔道,並投入有機益生菌肥料。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4年2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市24日電)清華大學梅園為紀念老校長梅貽琦精神的地標,但園內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得「日燒病」致枝幹溝腐,清華今天啟動搶救梅園醫療計畫,盼明年梅花再開時節,再見梅花滿開枝頭。

清華大學今天啟動梅園醫療保育與栽培計畫,清華大學總務長張祥光表示,梅園現有299棵梅樹,其中201棵是60歲的高齡老梅樹,品種以青梅為主,雖用心養護照顧,卻出現樹幹腐朽、頂梢乾枯、芽體生長不良等問題。

老樹救援協會常務理事劉東啟接受媒體訪問說,梅園表層約60公分的土壤硬度過高,老梅樹根系無法正常發展、吸收水分,導致枝梢末端枯凋、不生新葉,枝幹斷裂處也無力癒合,研判是得了俗稱「日燒病」。

老樹救援協會將運用「水刀土壤穿孔」技術,在梅樹周圍土壤打出多個深達1公尺的透氣孔道,以活化表土,添加鬆化資材,並在孔洞內投入有機益生菌肥料,助老梅樹根系健康發展。

劉東啟說,梅樹的健康狀況透過土壤改良與養護,預計明年春天就能看到改善,包括葉量增加、枝條茁壯、花朵也更大,重現生命力。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校長高為元表示,感謝清華校友、上緯投控董事長蔡朝陽捐款支持,共同啟動梅園新生計畫,期待明年梅花再開時節,能見到梅花滿開枝頭。

清華大學在台建校首任校長梅貽琦1962年辭世,長眠於師生在校園內建的墓園,周圍遍植梅花,為現在的梅園,而每年2月梅花盛開時,梅園更吸引民眾賞梅,為竹市賞梅勝地之一。(編輯:方沛清)1140224

清華大學梅園為紀念老校長梅貽琦精神的地標,但園內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枝梢末端枯凋、不生新葉,枝幹斷裂處也無力癒合,研判得了「日燒病」,24日啟動梅園醫療保育與栽培計畫。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4年2月24日
清華大學梅園為紀念老校長梅貽琦精神的地標,但園內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枝梢末端枯凋、不生新葉,枝幹斷裂處也無力癒合,研判得了「日燒病」,24日啟動梅園醫療保育與栽培計畫。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4年2月2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