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娃娃作伴、扶起躺平奶奶 網友創意扭轉角落孤老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9日電)弘道老人將弱勢長輩困境轉化成7個可愛的「角落孤老人」角色,意外在網路上爆紅,有人把躺平奶奶「扶正」、有人把奶奶買回家讓娃娃作伴,透過創意一起扭轉角落孤老困境。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行銷公司創異促動合作,推出躺平奶奶、拐杖爺爺、泡泡阿嬤、複眼阿公、長耳奶奶5個「角落孤老人」角色IP,做成壓克力鑰匙圈、絨毛娃娃等義賣商品,為每年寒冬助老工作募款,價格約在新台幣100到500元間不等。
後續團隊又推出反映長輩孤獨心理狀態的鎖頭阿公、燈籠奶奶,以及伸出大手擁抱其他角色、象徵各個伸出援手民眾的「援手人」。除了線上義賣,協會也利用夾娃娃機或扭蛋機,透過擺攤機會,與民眾溝通孤獨老人所遭遇的困境。團隊沒想到的是,這組IP竟在網路上意外爆紅。
「很可愛,但仔細看每個老人的故事都很可憐」,對於這組「老人版角落生物」,不少網友的反應是「這吊飾好重」,覺得設定太過硬派寫實。不過也有一批網友受到其可愛外觀吸引,成為角落孤老人的粉絲,甚至會在網路上彼此分享最新產品、購買資訊和擺攤訊息,還有人因此專程跑去攤位現場。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劉佳盈說,一開始看著網友們的討論其實有點擔心,但還在猶豫是否需要出面解釋時,就發現有其他網友主動找出更多資訊,反而引出對於老人家狀況的討論;甚至有網友很可愛的分享,想把躺平奶奶買回家,讓家裡其他娃娃跟她作伴,「這樣奶奶就不會孤獨了」。
可以自行組裝的DM架更獲得廣泛討論,不網友互相討論可以怎麼搭配。還有網友分享,家人居然把躺平奶奶擺成直立站著,讓其他網友直呼「人設崩塌」,也有網友解讀成,是躺平奶奶康復、可以自己站起來了。
網友的創意,與團隊盼「扭轉角落孤老」的設計巧思不謀而合。弘道老人公共事務組專員吳素芬舉例,拐杖爺爺的設計場景是購物,就是因為買東西其實是種社會參與,可以刺激老人思考怎麼讓自己的身體功能好一點;因此盼這些巧思能喚起民眾思考,該怎麼關心、陪伴老人,達成社會教育和跨代溝通。
大家常以為網路世代對社會冷漠,劉佳盈說,其實不是冷漠,而是需要一個東西讓他們付出行動;當人們發現花幾百元買個小東西就可以幫助長輩,就會立刻實行,而這樣購買、或想讓娃娃們「過更好生活」的想法,其實也是一種關心。
「發現角落孤老人」這組可愛IP,在今年初獲得「華文公關獎-ESG公關永續類-非營利公關獎」金獎,為唯一得獎的公益團體。弘道老人表示,相信好的設計可以改變世界對於高齡的想像,縮短跟高齡議題的距離,盼持續與各界攜手,為長輩帶來溫暖。(編輯:張雅淨)11402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