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長者困境做成IP 「角落孤老人」用可愛說沉重故事
![為吸引更多年輕人一起關心長者議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將弱勢長輩的困境轉化成7個可愛角色IP「角落孤老人」,盼用創意方式,訴說社會角落長輩的沉重故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2月9日](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09/1024x768_wmkn_0_C20250209000018.jpg)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9日電)失能無法起身的躺平奶奶、失去親友把內心上鎖的鎖頭阿公,弘道老人將弱勢長輩的困境轉化成7個可愛角色IP「角落孤老人」,盼用創意方式,訴說社會角落長輩的沉重故事。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長期致力於長者關懷工作,每年年底的「寒冬助老」獨居弱勢長輩關懷計畫,更是年度盛事,透過志工陪伴長者除舊布新、辦年貨、送年菜、圍爐餐、走春迎新年,幫助長輩溫暖過寒冬。
進行寒冬助老需要經費,弘道老人與創異促動自2016年開始合作,發想年度募款主題與宣傳手法,多年來將老人們的故事,凝聚成一幅幅藝術創作,或「孤寒大飯店」等故事,盼吸引大眾與企業關心;而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一起關心長者議題,團隊將目光轉向近年廣受歡迎的角色IP。
創異促動創意總監長谷川家豪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說明,自己這幾年隨著基金會探訪長輩,發現他們其實就生活在市場、巷子等角落中,雖然相處起來很快樂,但每個人的故事卻都相當沉重。
長谷川家豪說,以前做募款,常以「比慘」的方式吸引大眾目光,而前幾年募款主題「孤老童話」中,則開始希望帶領大眾思考,這些童話角色老了之後的故事。加上看到老人常有共同的環境或身心議題,因此有了「角落孤老人」的想法。
最初誕生的角色,有無法獨自站起、躺著躺著就習慣跟床在一起的「躺平奶奶」;雙腳無力得靠拐杖支撐、多年來只剩拐杖為唯一家人的「拐杖爺爺」;住在堆積雜物中,無力打掃、卻被蚊蟲叮咬成包的「泡泡阿嬤」;眼睛老花又散光的「複眼阿公」;及聽力不好,但又怕聽不到來訪親友呼喊,努力伸長耳朵的「長耳奶奶」。
這組IP在2023年推出後,團隊持續發想,隔年更加入了平時難以呈現的心理議題。身旁無親友陪伴,日子久了也將心鎖起來的「鎖頭阿公」;和害怕黑暗孤獨,晚上總是點著小夜燈陪伴自己的「燈籠奶奶」,因此誕生。
延伸產品從娃娃、吊飾到可以自行組裝的DM架。弘道老人公共事務組專員吳素芬指出,DM架的元件是由團隊集思廣益,幻想可以怎麼為每個爺爺奶奶帶來幸福,如帶躺平奶奶去公園野餐、帶拐杖爺爺出門購物,用配件創造出夢想世界。
這樣的設計,也盼引領民眾思考,可以為家中長輩做些甚麼,巧思連外國旅客都被吸引。吳素芬提到,先前在新北耶誕城擺攤時,就有韓國、菲律賓或歐洲來的旅客駐足,1名印度媽媽更利用手機翻譯,一個一個把老人的故事說給兒女聽。
讓團隊意外的是,往年募款高峰,多會落在年末到農曆春節期間,然而在去年5月前後,卻因為這組IP在社群媒體上意外爆紅,帶起一波捐款潮。(編輯:張雅淨)1140209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將弱勢長輩的困境轉化成7個可愛角色IP「角落孤老人」,並透過創意扭蛋機吸引民眾,引領民眾思考可以為家中長輩做什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2月9日](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09/1024x768_wmkn_0_C20250209000019.jpg)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