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副食品導致寶寶過敏 醫:循序漸進、種類要多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不少家長擔心特定食品會導致寶寶過敏,醫師指出,可從較不易過敏的米、葉菜開始,晚點再吃根莖類和蛋奶,關鍵是副食品的種類及量都要多,藉此誘發孩子的口服耐受性。
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江伯倫今天在「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皮膚醫學會2024年度研討會」專題演講,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有2大好發族群,一是初生後2到5個月大的寶寶,另一個族群則是國高中的青少年,且近年在國內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江伯倫指出,其中年紀較大的國高中生,常是因為考試壓力大,焦慮導致感覺更癢,抓得更厲害,抓了以後,又導致皮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成過敏原,導致變得更癢,因此造成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目前已有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可以選用,不過健保有一定給付門檻,江伯倫指出,臨床上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專心考試,會在會考或學測期間,讓孩子自費用藥。不過其中重點是要讓孩子練習「不要再抓」,因為生物製劑就像讓皮膚重開機,但若未改掉抓的習慣,可能導致再度當機。
至於只有2到5個月大的小小孩,江伯倫說,這個階段反而與食物比較有關係,若想要避免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發生,關鍵是副食品要早點吃,而且種類及量都要多,藉此誘發孩子的口服耐受性,未來慢慢的就不會再因為吃到某些食物造成症狀。
江伯倫說,先前在臨床上注意到,若小小孩有吃根莖類,過敏會比較難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會拖比較長,推測是因過敏經常是酵素造成,而根莖類酵素含量高,又經過打碎,攝取到的酵素一定更多,因此太早讓小朋友接觸到這些酵素,就可能造成過敏。
如何讓孩子吃健康,江伯倫建議,一般孩子4個月左右開始吃副食品,一開始可以先吃米類、葉菜、水果、肉泥,等7個月大再吃根莖類植物,至於雞蛋、牛奶及海鮮,則等10個月大之後,孩子免疫調控能力越來越好之後再吃。(編輯:管中維)1131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