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減過頭抽筋 奧運舉重教練黃達德用數據說話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8日電)女子舉重是目前台灣奧運史上含金量最高項目,負重前行背後卻是更嚴格自律控制以維持體重與戰力,最怕減重減過頭,一舉就抽筋,教練黃達德會用數據說話,制定最好計畫。
2000年女子舉重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項目後,台灣女子舉重運動員更是屢獲佳績,尤其3年前在東京奧運斬獲一金一銅,成台灣奧運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比賽項目,舉起一片天。
然而,要舉起自身體重2倍到3倍的重物,除了肌耐力的強度與技巧訓練十分重要外,同時還必須維持體重與足夠體力,選手的飲食受到嚴格控制,尤其女子舉重選手必須把身材雕塑得更為精壯、結實,是非常大挑戰。
對於女性是否適合舉重,巴黎奧運女子舉重好手陳玟卉的教練黃達德幾乎秒答「不會」,確實女選手跟男選手相比,存在他稱之為「干擾因素」的生理期,陳玟卉就屬於那幾天「身體反應很大」的類型,直接影響運動表現,每次賽事前,預先推估會不會跟生理期強碰,若真的避不掉,就會尋求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醫師幫忙調整。
黃達德表示,儘管有生理期這個天然干擾因素,但女性跟男性舉重選手的訓練沒有什麼不同,反而女性選手的抗疲勞跟耐力指數,都比男選手好,同樣的課表下去,女生的耐受度比男生更強。
3年前陳玟卉在東京奧運勇奪女子64公斤量級銅牌,未料今年因巴黎奧運量級縮減,被迫改戰71公斤量級、難度也提升。
黃達德直言,「7公斤誒,不要說女孩子,有些男生叫他長7公斤也不願意」,心理上過不過得去是第一道關卡。
而且體重增加了,能不能舉得更重又是另外課題,黃達德指出,體重紅利要轉換成具體績效,同樣需要時間,以陳玟卉來說,從去年到現在的每一場比賽成績持續往上走,關鍵是選手自己願意,才會有機會。
因為是分量級比賽,黃達德強調,透過運動科學來管理身體數據很重要,主要是擔心減重導致電解質流失過多,一舉就抽筋,曾有中國大陸奧運金牌只是減個2公斤就抽筋了,眼睜睜看著時間倒數完全束手無策,所以包括掌握身體中微量元素等變化,都是日常訓練一環,且平常就要操作體重控制,不能等到比賽才臨時進行。
訓練過程卡關在所難免,黃達德笑說:「那就是要跟選手拔河。」畢竟往上一個量級,對任何選手都是挑戰,一定要好好溝通,如果選手覺得自己做不到,很容易想要放棄,必要時出動親朋好友、隊友、師長們「動之以情」。
除了訂定漸進式目標,讓選手清楚看到,黃達德會用數據分析來說話,制定最好計畫,例如在原本量級是抓舉100公斤、130公斤,往上一個量級可能需要110公斤、140公斤才夠。
他會透過輔助項目等客觀數據跟選手溝通,比方說車子,他會告訴選手「輪胎幫你換大顆了」、「引擎提升馬力還加裝渦輪」,「硬體」全面更新了;他不諱言,確實有遇過選手最後還是過不了「軟體」,例如心理壓力的坎。(編輯:陳清芳/陳政偉)11308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