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性侵近5年成長率破5成 12至18歲受害最多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6日電)網路交友是現代人日常,衛生福利部統計,透過網路平台遭性侵個案幾乎逐年增,2019年到2023年從665人增至1030人,成長率破5成。衛福部提醒,暑假到來,父母應關心孩子生活。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訊息溝通及社群交友重要平台,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6月公布最新統計,網友見面性侵害人數逐年增加,2019年665例、2020年801例、2021年798例、2022年905例、2023年1030例,除了2021年小幅下降,其餘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從年齡分析,均以12至18歲受害比率最高,2023年有501人,幾乎占半數。
衛生福利部副司長郭彩榕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說明,網路使用逐漸普及,接觸科技產品的年齡愈來愈輕,網路交友變得容易,但網路世界未知數多,難以了解對象真實背景及狀況等,後續若進入現實生活,對人身安全會是很大風險。
她特別提醒,性暴力範圍很廣,從最嚴重的性侵害到相對輕微的性騷擾,都在性暴力的光譜下,雖然是否到性侵程度,要由司法單位個案認定有無構成要件,但若在網路上遇到有人放送與性或性別有關的文字、訊息、影像等,只要感受到不舒服,即構成性騷擾防治要件,可依性騷擾防治法提出申訴。
此外,網路交友常見套路是漸進式發展,先是互稱網公、網婆,後進入「深水區」,以文字傳送性挑逗、猥褻話語,或要求傳送裸照、性影像,進而以影像或文字內容威脅至線下發生性關係,另外,近年國際上已開始討論「元宇宙」性侵事件。
衛福部表示,這類「網愛」是新型態的數位性暴力,但對被害人之影響,不亞於實體性侵害,不論遭逼迫網愛,或虛擬角色遭受性侵,均屬數位性暴力一環,但與現行法規性侵害必須有實體性器官接合的定義仍有落差,未來如何重新調整性侵害認定方式、是否納入虛擬世界中的性交、猥褻,需要法界、實務界進一步討論。(編輯:李淑華)11307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