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無障礙診所 醫界喊應兼顧現實、身障團體籲雙贏

2024/6/26 16:3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26日電)診所無障礙普遍不佳,行動不便者難就醫。醫界團體今天發布聲明表示,認同友善無障礙就醫環境,但反對不切實際的診所設置標準修正;身障民團回應,方便就醫才能雙贏。

衛生福利部2021年底曾提出「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預告,針對未來新設診所,新增診所通路、廁所、掛號、結帳櫃台及服務台的無障礙相關規定,卻至今沒有下文,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坦言,租賃及改建等問題待解決。

尤其不少基層診所執業場所來自租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現況是承租方並非可任意裝修,雖然草案立意良善,所規範內容的比例原則、城鄉落差、偏鄉需求等,各方面考量仍待周全討論。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接受媒體電訪說明,老診所換新負責人也會被認定是新設診所,除租賃外,有些診所是老舊建築,很難大幅度修正,甚至有醫師因此被房東告,另外如他的診所,空間不到20坪,只能用現有空間規劃,友善無障礙對很多診所而言無法達成,希望有更多溝通。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也透過聲明強調,政策推動應兼顧理想與現實,認同友善無障礙就醫環境,反對不切實際的診所設置標準修正,即便草案採不溯及既往原則,卻大大限縮未來診所變更規模、科別及遷址店面的選擇;目前有些院所沒有符合設置標準,相信也都盡了洪荒之力讓身障人士看病,甚至出診進行居家醫療,並無置身障人士於不顧。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接受媒體電訪指出,過去不少身心障礙者只能在診所外或走廊上看診,試想「你想在走廊上看嗎?」這是最基本的醫療與隱私問題,在先前草案協商時,已與醫師公會取得共識,降低標準到只要符合部分無障礙規範即可。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對於醫師公會全聯會認為,換負責人也可能被算為新設診所,限制在新設診所範圍恐仍不利既有診所延續經營。洪心平回應,「都有新人進來了,要不要改裝潢、進新設備?」且無障礙設施裝設費用,與醫療設備相較便宜很多,如廁所扶手僅須新台幣3000元;若真有經費困難,身障盟也願意協助募款。

洪心平重申,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是最常到診所看診的一群人,增加潛在患者對診所也有利,把動線做好,方便這些行動不便的人進來,對診所與患者來說是雙贏策略。(編輯:陳政偉)11306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