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得主許倬雲感念台大栽培 叮囑後輩回歸一手史料

2024/6/20 14:02(9/28 21: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在台北召開中外記者會,揭曉2024年漢學獎得主,由94歲歷史學家許倬雲(螢幕者)獲獎。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6月20日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在台北召開中外記者會,揭曉2024年漢學獎得主,由94歲歷史學家許倬雲(螢幕者)獲獎。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6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匹茲堡20日專電)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為漢學開啟與人文社會領域對話的路徑,撼動傳統研究。如今獲唐獎肯定,他感謝台大栽培,更鼓勵後輩凡事回歸第一手史料,也盼年輕世代不要太快認定對世界的看法,「這種自信不能有」。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在93歲高齡時,仍強忍病痛,8度對「經緯華夏」一書進行全面、細緻的修改,以中國黄河、長江及東南沿海作為「三區」,界畫中國地理,並且以此解釋人口與聚落在三區之間的轉移,不斷修改了「中國」的中心何在。

他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談獲得唐獎漢學獎心得時,回憶學術生涯的起點—台大歷史系。許倬雲從大一起不只讀考古人類學,也修民族學及社會科學。如此講究橫向的學術訓練,在當時相當罕見,也為許倬雲打下厚實的底子。

許倬雲在台大的老師學有專精,也是考古史料的研究者。對94歲的許倬雲來說,與恩師李濟之一起做學問的日子,記憶依舊鮮明。

當時仍是大學生的他,與李濟之一起在地板上把古銅器、陶器、銅刀、陶片排成長串,重建時空地域轉變,使得許多散亂、破損的物件重拾價值,也為許倬雲日後回歸史料的學風定錨。

許倬雲緬懷從大一到研究所三年級的扎實研究氣氛,教授就掌握的原材,交代學生如何進行審查、判別性質好壞,及「史記」、「漢書」益處何在。這使他得到的訓練,不僅是來自已經編整出版的書籍,而是奠基於第一手資訊。

1957年到1962年,許倬雲在芝加哥大學留學,以論文「形塑中國:春秋、戰國間的文化聚合」獲芝大人文科學博士。

他說,那段期間,雖然人在病床上,但在台大期間擔任教授芮逸夫的研究助理時,整理逾3000張索引卡打下的基本功,讓他有擔起這個龐大題目的自信。

許倬雲當年以春秋戰國3000多位人名為研究樣本,做了3000張記事卡,一一列出生平經歷、時代背景及曾在哪個書本章節出現。

「我有3000多個人,才排出這個隊,做了長程發展的起伏、社會變動、疆域變化、文化本身的進展、經濟條件的配合、使這些人的階層升降,不再只代表個別個人的命運,而是反映一個時代的變動。」

在芝加哥留學時,住在神學院抬槓的日子,也打開許倬雲思辨及比較歷史軌跡之路。

他回憶,當年神學院不同教派的學生整天抬槓,「於是我跟著抬槓」,這一抬槓可以抬到半夜以後。

對許倬雲而言,各方就當時火熱議題如基督教新教精神、一神教、回教觀點的辯論,以及芝加哥大學各式論理交鋒的學風,「使得我一輩子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任何學術我都要存疑,對任何學術我都要讚賞,都要追到它的後面」。

如今許倬雲享譽國際,學術養成的過程與際遇使他時時謙卑,不給自己自滿的空間。

45分鐘的訪談到了尾聲,許倬雲不忘回到對史學後輩的期許。他說,歷史並不僅是記載,也並非單純的裁判,而是分析其過程。

許倬雲指出,經由層層面面、各種角度的分析,再綜合成一套解釋方法,是學歷史的人必須有的功夫。這並非一蹴可就,更不能等學好了功夫再去研究。必須邊學邊做,一路寫論文、進行各種的研究,「一路打十八道銅人陣」。

許倬雲也盼望年輕世代,不要很早就認定對世界的看法,反而要容許自己不斷改進對世界、過去及未來的理解。知識面越多,思考越深越廣、越細緻,思辨產出才會更貼近現實。

「不要認為說自己已經看透了,這個自信心不能有,學習是一輩子的志業。」一講到年輕世代,老教授許倬雲即使體力再差也是要多叮嚀幾句。(編輯:馮昭)1130620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引領史學研究的風潮,對台灣史學的影響超過半世紀。80年代後,他的學生紛紛茁壯,成為史學界的中堅菁英。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匹茲堡攝 113年6月20日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引領史學研究的風潮,對台灣史學的影響超過半世紀。80年代後,他的學生紛紛茁壯,成為史學界的中堅菁英。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匹茲堡攝 113年6月20日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 94高齡行動不便仍勤學親為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