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澎湖東衛坑道變身藝廊 戰地遺址活化綻文化氣息

2024/6/5 18:21(6/5 19: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澎湖縣馬公東衛坑道揮別早期戰備設施身分,在澎湖縣政府活化再利用下,搖身一變成為坑道藝廊,5日揭牌啟用。(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澎湖縣馬公東衛坑道揮別早期戰備設施身分,在澎湖縣政府活化再利用下,搖身一變成為坑道藝廊,5日揭牌啟用。(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澎湖縣5日電)澎湖東衛坑道,不再是早期的戰備設施,在澎湖縣政府既保存歷史又活化再利用下,搖身變成綻放文化氣息的藝廊坑道,今天正式對外開展。

澎湖馬公東衛坑道「坑道藝廊」,今天由澎湖縣長陳光復、議長陳毓仁及副議長藍凱元、馬公市長黃健忠與旅遊處長陳美齡及多名議員等人共同啟動,揭開坑道飄逸著文化氣息的面紗。

陳光復表示,澎湖自元朝起便設有巡檢司,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些歷史背景為澎湖留下豐富且珍貴軍事遺址,這些遺址深刻傳達澎湖的戰地歷史痕跡;縣府透過資源整合,向觀光署爭取新台幣800萬元經費,辦理「東衛坑道遊憩區景點建置工程」,結合在地豐富觀光資源與文化特色,既保存歷史,更活化這充滿戰地韻味的東衛坑道。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表示,澎湖戰略位置重要,扼控台灣海峽,戰地設施相當多,馬公東衛坑道是早期軍方遺留戰備設施之一,在縣府全力推動軍事觀光,爭取觀光署經費補助下,終讓原本湮沒在荒煙蔓草的東衛坑道重見天日。

旅遊處為活化東衛坑道,在與地方人士溝通後,改以藝廊方式呈現,今天起在坑道內,展出在地石雕家呂孟鴻、陶藝家呂翊菁、攝影師陳成平等,以及花火節得獎作品展出,讓坑道搖身變成藝廊坑道。

縣府表示,馬公東衛坑道,是早期軍方遺留戰備設施,坑道長約120公尺、寬約4公尺,緊鄰東衛天后宮,旁有還有清朝時期開鑿的「正甘泉萬代井」古蹟,未來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將是澎湖一處新興的坑道藝術新亮點。(編輯:陳仁華)1130605

澎湖縣政府把過去曾是軍事據點的馬公東衛坑道活化再利用,透過藝術陳展打造坑道藝廊,5日正式對外開展。(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澎湖縣政府把過去曾是軍事據點的馬公東衛坑道活化再利用,透過藝術陳展打造坑道藝廊,5日正式對外開展。(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澎湖縣政府將東衛坑道活化再利用,搖身變成綻放文化氣息的藝廊坑道,5日正式對外開展,澎湖縣長陳光復(右5起)、議長陳毓仁、副議長藍凱元等人共同啟動。(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澎湖縣政府將東衛坑道活化再利用,搖身變成綻放文化氣息的藝廊坑道,5日正式對外開展,澎湖縣長陳光復(右5起)、議長陳毓仁、副議長藍凱元等人共同啟動。(澎湖縣政府提供)中央社 113年6月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