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南水道博物館地標老榕病倒 移植醫治再展生命力

2024/5/19 15:38(5/19 15: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一棵樹齡約60、70年榕樹,因罹患褐根病不敵風雨傾倒,館方尋求專家協助治療、移植,近日枝頭開始長出新枝葉。(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5月19日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一棵樹齡約60、70年榕樹,因罹患褐根病不敵風雨傾倒,館方尋求專家協助治療、移植,近日枝頭開始長出新枝葉。(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5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9日電)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一棵樹齡約60、70年榕樹,因罹患褐根病不敵風雨傾倒,館方尋求專家協助,移植適當位置進行治療,腐爛根系再現生機,也開始長出新枝葉,盼為生命教育提供寶貴一課。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水道博物館中央圓環早年是一座噴水池,後來隨水道停止運作荒廢,根據附近老一輩居民記憶,大約60、70年前,在噴水池中間的磚造結構上開始長出小樹,研判是鳥類帶來榕樹種子,經過一甲子時間,長成高度超過10公尺大樹。

館方人員指出,這棵榕樹樹幅廣大,艷陽高照時形成大片樹蔭,成為造訪園區遊客們戶外避暑熱門選擇,街頭藝人、教育課程也常利用這片樹蔭進行活動展演,已成園區地標之一,館方並媒合民間資源協助,由在地企業全興資源公司認養維護,每年定期修剪。

館方人員指出,維護廠商在今年初發現榕樹根部排水不良,疑似有褐根病症狀,正準備進一步檢查時,榕樹已在一場風雨中傾倒,但也意外發現榕樹依附混凝土結構生長,根系延伸努力攀附在有限結構上,展現強韌生命力,館方決定進行救治。

在文化局支持下,館方先將榕樹移植到園區排水環境適宜區域,並邀請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兼任教授孫岩章協助,於底部注射治療藥劑,再對所有細根系以相同藥劑進行噴施,最後移運到新樹穴定植,原本腐爛根系再度出現生機,近日枝頭也開始長出新芽。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已要求水道博物館妥善照顧榕樹,除了可為學術研究觀察提供標的與範本,更規劃於日後作為生命教育、環境教育教材,傳達環保意識理念。(編輯:陳仁華)1130519

原位於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中央圓環榕樹,今年初疑似出現褐根病症狀,正準備進一步檢查卻因風雨傾倒,館方也意外發現,榕樹依附早年噴水池混凝土結構生長,展現強韌生命力,進而決定救治。(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5月19日
原位於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中央圓環榕樹,今年初疑似出現褐根病症狀,正準備進一步檢查卻因風雨傾倒,館方也意外發現,榕樹依附早年噴水池混凝土結構生長,展現強韌生命力,進而決定救治。(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5月1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