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賈新興:全球均溫連11個月破紀錄 世紀末增溫1.5度內難達成

2024/5/12 16:38(9/12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泰國曼谷律實動物園工作人員噴水,幫助大象降溫。(美聯社)
泰國曼谷律實動物園工作人員噴水,幫助大象降溫。(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2日電)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指出,資料顯示今年4月全球均溫為同期新高,是史上最熱的4月,較工業革命時期高1.58度,連11個月刷新紀錄;若不積極減碳,世紀末增溫可能難在1.5度內。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表示,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資料,今年4月為史上最熱的4月,較氣候值(1990至2020年)高出攝氏0.67度,比工業革命時期(1850至1900年)高出1.58度。

賈新興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全球4月均溫為15.03度,自2023年6月起至今,連續11個月每個月都刷新同期紀錄。

賈新興表示,目前來看短期(每月)均溫都接近或高於工業革命時期1.5度,而全球呼籲世紀末的目標是降溫1.5度,雖然4月可能只是百年平均中的1個月,倘若每月高溫仍持續創紀錄,「增溫控制在1.5度以下幾乎是不可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賈新興說明,目前觀察去年至今全球增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小百科

聖誕節前後,祕魯西岸東太平洋常有一股由北向南的暖洋流,漁獲隨之減少,當地漁民利用空檔保養漁船、漁具,並將暖洋流取名「El Niño」,譯為聖嬰現象。聖嬰現象大約每2至7年會發生一次,持續9至12個月,可能引發異常氣候。

聖嬰現象發生時,南美洲地區會出現暴雨,而東南亞、澳大利亞則會出現乾旱。仰賴農業和漁業,特別是太平洋附近的開發中國家通常最受影響。

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除了會異常變暖,有時候也會變冷,對氣候的影響與聖嬰現象相反。這個現象被科學家取名字La Niña,是西班牙文中「女孩」的意思,通常被稱作「反聖嬰」現象。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

看更多
關閉
影響,太平洋海溫偏高,連帶全球溫度也會升高;可能今年8、9月聖嬰現象會結束,回歸到一般的氣候型態,屆時可再觀察氣溫的變化。

賈新興強調,日前環境部與國科會公開說明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對於世紀末若增溫達2度以上的各種情境進行模擬示警;他也呼籲減碳、降溫已經是當務之急。(編輯:管中維)11305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