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米製農產品無虞 農糧署籲消費者力挺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日電)為免近日米酵菌酸食安事件影響農產銷售。農糧署今天表示,國內很多粿條、粄條等用玉米澱粉做的,若用台灣米製作無此問題,呼籲消費者力挺用國產米製作的國產農產品。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因多名個案皆有吃這家店的炒粿條或河粉,衝擊消費者信心。又此案的米酵菌酸有「米」字,農業部也擔心會影響消費者對事件發生以來,曾傳出有疑慮的農產品消費信心下滑。農業部農糧署代理署長暨副署長蘇茂祥說,此事件跟米沒有關係,所以已經陸續發布新聞澄清。
他並說,其實國內很多糧食業者告知,國內很多粿條、粄條用玉米澱粉做的,不是用台灣米做的,若用純米做的不會有這個問題,像是越南河粉就都是用米做的,且已有報導指出衛福部會對玉米澱粉做調查。
蘇茂祥重申,此件事跟米沒有任何相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用國產純米做的國產米粉、粿條等米製品。
農業部主秘范美玲重申,就她的了解,衛福部會針對米酵菌酸這個名稱召開專家會議,農業部也不希望因此對國產農產品有疑慮,所以要再次澄清,不論杏鮑菇、米製品、鳳梨、木耳等國產農產,完全都沒有米酵菌酸發生,呼籲消費者放心食用。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有4種病原型,可產生米酵菌酸者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pv. cocovenenans),是不會危害農作物的,因此國內目前沒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
農試所菇類專家強調,要產生米酵菌酸的條件較為嚴苛,除了需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B.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還需要在特殊環境條件下發酵,例如溫度須控制在攝氏22到33度、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並含脂質的食物中發酵1到2天才會產生,並非木耳本身就會產生此毒質;且國產木耳以鮮銷產品為主,不須泡水處理。(編輯:陳政偉)1130402
- 2024/12/06 11:36
- 2024/04/02 16:16
- 2024/04/02 15:31
- 國產米製農產品無虞 農糧署籲消費者力挺2024/04/02 13:49
- 2024/04/02 11:50
- 2024/04/02 11:0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