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吳曜宇指揮 台北愛樂合唱團「聖母悼歌」內斂情感

2024/3/19 15:00(3/19 15: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愛樂合唱團與青年管弦樂團25日將首次演出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最龐大的合唱交響作品「聖母悼歌」,由女高音林慈音(左起)、女低音翁若珮、男高音王典與男低音陳翰威擔任獨唱,展現樂曲內斂情感。(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3年3月19日
台北愛樂合唱團與青年管弦樂團25日將首次演出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最龐大的合唱交響作品「聖母悼歌」,由女高音林慈音(左起)、女低音翁若珮、男高音王典與男低音陳翰威擔任獨唱,展現樂曲內斂情感。(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3年3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9日電)2024年是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逝世120週年,台北愛樂合唱團與青年管弦樂團將首次演出德弗札克最龐大的合唱交響鉅作「聖母悼歌」,演出時間正巧與復活節同週,也可聽見樂曲極為內斂的情感。

「聖母悼歌」(Stabat Mater)經文相傳出自13世紀方濟會修士之手,描繪聖母眼見愛子耶穌被釘於十字架時的哀慟之情,以二十節詩文刻劃失去摯兒的悲痛,並為此寄予憐憫。

1875年,德弗札克甫出世的女兒因病夭折,促使他寫下「聖母悼歌」撫慰傷痛,但因為邀約多,他只能先將這首作品擱置。兩年後德弗札克另外2個孩子不幸相繼去世,德弗札克再度埋首「聖母悼歌」創作,1877年完成,1880年首演。或許是出自德弗札克自身遭遇,旋律賺人落淚,充滿渲染力。

吳曜宇今天在記者會後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聖母悼歌」10個樂章共90分鐘,樂曲好聽但工程浩大,像是合唱團與獨唱對聲音質地的掌握、各聲部間的默契,極度考驗參與者功力。吳曜宇說,這首樂曲非常內斂,抖音要很少,「這首樂曲真切地展現德弗札克的性格,就是謙遜。」

女高音林慈音表示,這首樂曲格局很大,但對女高音來說,正好寫在最難唱的音域上,極度需要聲樂技巧操控。林慈音說,四個獨唱聲樂家就像被德弗札克當成是「器樂」來表現,在女高音的部分很多呼吸的點上就連換氣都沒有時間,完全就是要展現技巧,才能展現極為內斂的情感。

女低音翁若珮表示,非常喜歡這首樂曲的旋律,「可能因為樂曲情感太內斂,唱得很不過癮。」翁若珮說,自己在演唱的過程要很自覺地「壓抑」,雖然有點辛苦,但就是因為這樣音樂不但漂亮,而且有張力,可以讓樂迷真切感受聖母瑪利亞的心情。

男高音王典表示,這首作品充滿斯拉夫人的沉重情感,但又不能流於潑灑,樂曲中有一段他與林慈音的二重唱,「聲音必須很清澈、純淨,再加上聖潔感與溫暖,就像兩個天使,「但德弗札克把男高音與女高音的音域都寫在最不舒服的演唱領域,挑戰又更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這次的新生代男低音陳翰威是一時之選,必須挑戰男低音裡的高音域,又要唱出最低音,「這一個月我的聲音都得一直往下探,才能習慣這首樂曲。」

由吳曜宇指揮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共同演出的德弗札克「聖母悼歌」,3月25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全場同步中文字幕。(編輯:陳政偉)11303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