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以馬內利補習忙到樂在其中?培養孩子韌性與耐挫力更重要【書摘】

2024/2/21 19:20(2/21 19: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去補習班補數學、英文,學鋼琴畫畫各式才藝,可能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專家分享韓國案例,說明同樣的教學方法不見得對每個人都適用。(圖取自Unsplash圖庫)
去補習班補數學、英文,學鋼琴畫畫各式才藝,可能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專家分享韓國案例,說明同樣的教學方法不見得對每個人都適用。(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社群網路近日一則美語補習班分享北市國小兄妹作息貼文引發熱議,小朋友晚餐只能在去上各種課程的車上抽空吃完,每天只睡約6個半小時,「精實」內容讓許多網友咋舌,甚至有人揚言向社會局檢舉家暴。去補習班補數學、英文,學鋼琴畫畫各式才藝,可能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專家分享韓國案例,說明同樣的教學方法不見得對每個人都適用,培養孩子的韌性、耐挫力,比填鴨更重要。

《孩子的耐挫力,比什麼都重要》作者金珍妮(Jeanie Kim)在美國公立和私立學校有15年教師及6年校長資歷。當她試圖把學校裡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際教育現場時,遇到許多挑戰。她決定深入研究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進入哈佛大學攻讀針對兒童耐挫力的兒童發展碩士學位,並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幼兒特殊教育碩士和幼稚教育博士學位。

金珍妮認為一種教學方法不會百分之百適用於每個孩子,必須根據兒童發展的多樣性,以及孩子的獨特性設計出最適化的教育方法。韓國風行的補習教育,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補習風氣盛行下 孩子經歷的苦難

在講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下,受到世俗觀感的影響,成長中的孩子會遭遇到因文化特殊性引起的困境。

過去20多年,我在美國諮詢過各種文化背景的父母,感受到東方的父母確實特別注重教育。尤其是近年生育年齡越來越晚,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父母對孩子也更為疼愛。

雖然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普天下的父母都會碰上的,但根據我的觀察,韓國小孩從小就承受著極大的學習壓力,韓國父母會在幼齡期就施行早期教育。生活中到處可見廣告提醒父母「幾歲之前一定要做」「不做後悔」等讓人不安的警語,受到這種社會氣氛影響,父母紛紛帶著年幼的孩子投入補習班的世界。

原本應該用五感自由探索世界、滿足好奇心,在該玩的時候好好玩的孩子,卻早早就坐在書桌旁開始念書。父母以培育國際人才之名,讓孩子準備程度測試,為他們貼上等級的標籤,再幫孩子安排學齡前教育、英才教育、英語,甚至是創造力、演說力、領導力課程等,知名補習班的一系列課程。

這種從小就被測試分類、沒進前幾名就等於落後的思想,無法讓孩子形成健全的自尊心。過去只會問「媽媽妳看,我很厲害吧?」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後卻直稱「我太差了。○○更厲害。我掉到○○了」,不停地批評自己,或是表現自卑,著實令人遺憾。

自殺之所以是韓國兒童青少年死亡原因第一名,應與補習風氣盛行脫不了關係。根據統計廳發表的「兒童青少年生活品質」報告書,光是2021年,滿0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自殺率,10萬人中就有2.7人,為歷史新高。特別是12至14歲的自殺率劇增,令人怵目驚心。

許多父母只看結果,顧著稱讚孩子的成績。而孩子也為了符合期待而努力,以繼續獲得他們世界的全部—父母的稱讚,同時也害怕自己的努力不符期待,而感到焦躁不安。

有父母會說:「我的孩子喜歡念書,補習班行程滿滿也都跟得上。」但孩子真的是因為喜歡才做的嗎?請不要因為孩子安穩地走在父母設定好的路上就放心。孩子是否真的在其中感到滿足、享受,有檢視的必要性。

若你為孩子定好某種教育藍圖,最好重新思考這是否真的是為他所設立、是否真的有益、是否符合實際,還是只是出於你自己的私心。若想培養孩子的韌性、耐挫力,就必須與孩子一起共同制定這份教育藍圖,畢竟實際去完成這份藍圖的人,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

孩子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

如果將孩子玩樂的時間全部拿掉,只會讓他感到憂鬱。在玩耍中孩子才能完全感到自由,在自由裡才能感受到快樂與幸福。孩子可互動體驗、掌控各式情感,並透過主導的遊戲培養主體性、計畫性、推動力、創意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而學習壓力大國家的孩童所面臨的困境,正是沒有充分遊玩的時間。

孩子除了遊玩時間,也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請想想,你是不是也有過必須什麼都不做、安靜休息才能讓頭腦冷靜,或在百無聊賴下思考出做什麼比較好而湧現嘗試的念頭、萌生新的創意。孩子也一樣,可以透過這樣的放鬆過程了解自己喜歡的事物,並發掘潛能。這種放鬆期讓情緒、肉體有機會充電。而沒有放鬆期的孩子將失去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發生問題時該如何解決等,深度思考的機會。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有各種體驗,一到週末就會帶著孩子到戶外活動、參與藝文賞析,或是去兒童樂園。雖然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多回憶,但如果平日的行程已經很緊湊,連週末也這麼忙碌,恐怕會產生副作用。孩子初期可能會開心,但很快身體就開始疲倦,久而久之自然產生厭倦,最後週末的活動已不再如父母所想的那樣愉快了。

反觀,已經習慣忙碌行程的孩子,或許會無法忍受靜止。這類孩子沒有放鬆期的經驗,導致他們不知如何填滿時間,這種情況下會更加依賴父母。光是在家裡待個5分鐘,就狂喊「無聊」,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以及做什麼會覺得有趣。長此以往將會養成不斷尋求刺激性東西的習慣。

大人需要休息或發呆的時間,才能在充電後重新開始工作;小孩子也需要釋放身體與心靈疲勞的玩樂時間與放鬆期。假如沒有保留這樣的時間,生活就會產生負面情感,或是造成身體過度疲勞和壓力過大的危險。像倉鼠一樣不停地在滾輪中奔跑,沒身於忙碌的行程中,容易引發不安、憂鬱,進而產生倦怠。睡眠不足更會嚴重打擊孩子的均衡發展,不可不慎。

物質主義形成的壓力

除了學習壓力,韓國的孩子對於排場、物質上的理解,似乎也比其他國家的孩子快速。我們經常可在孩子的對話中聽到「你住哪個社區?」「聽說○○家有40坪大」「聽說他爸爸開○○牌汽車」等。這些話都是孩子直接從父母或周圍大人身上學來的。韓國社會十分看重「他人眼中的自己」,就連孩子彼此之間也常出現這類物質導向的對話,這完全是我們大人的錯。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此外,孩子可透過網路可觀看各種內容,輕易就能接觸到不同的世界。電玩遊戲實況、各種迷惑孩子目光的玩具推薦頻道,助長了孩子想要擁有的欲望。看著這些成天講著FLEX,然後露骨炫耀的YouTube頻道,他們心裡會產生相對剝奪感。儘管每個孩子對於該內容的接受度有所不同,但若是看到與自己身處的現實差異過大,孩子會作何感想?人格尚未成熟的兒童會陷入物質主義,用扭曲的角度看待這世界。

正如前述,孩子伴隨成長會遭遇不同的困難與挫折,而韌性強的孩子不會輕易放棄或感到挫敗,他們反而會為了克服該狀況而努力成長。韌性強的孩子的確有共同特點;下面的章節我將為大家介紹,我在哈佛就學期間作為教育顧問進行過的專案,以及在美國學校作為教師與校長所遇過的韌性強、耐挫力高的孩子們的故事,並且為你分析韌性強的孩子都具備哪些資質。(編輯:鄭懿君;書摘由如何出版授權,經中央社摘錄)1130221

孩子的耐挫力,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的耐挫力,比什麼都重要
  • 作者|金珍妮
  • 譯者|陳慧瑜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24/02/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