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胰臟癌首列十大癌症 50歲後罹患糖尿病要警覺

2023/11/10 17:42(11/10 20: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0日電)國健署今天公布最新癌症報告,因惡性度高、有「癌中之王」稱號的胰臟癌首度進入前十大。醫師提醒,血糖變高、體重減輕是胰臟癌早期徵兆,尤其50歲後罹患糖尿病者,務必提高警覺。

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診斷時往往多為晚期,甚至已轉移,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名人,如「時尚老佛爺」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藝人巴戈等都因胰臟癌去世。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這次不但肺癌首度登上榜首,擠下蟬聯首位15年的大腸癌,胰臟癌也從109年的第12位前進2個名次,首列國人十大癌症。

根據統計,110年胰臟癌確診人數3190人,較前一年增加178人,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7.4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8歲,和前一年持平。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田郁文下午接受媒體電訪表示,美國資料顯示,胰臟癌整體存活率約10%,若早期發現,7到8成可開刀。

等到出現如黃疸、嚴重腹痛等症狀才確診者,田郁文說,往往半數已是末期,有3成患者局部晚期,因腫瘤已侵犯到附近的大血管,無法手術切除,只剩2成可開刀,台灣的狀況跟美國差不多。

他指出,胰臟癌的症狀多數是血糖變高,尤其50歲之後才得糖尿病者,就有可能是胰臟癌造成,再來就是體重減輕,接下來會出現黃疸、腹痛,甚至背痛,很多人都是直到此時才確診。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田郁文說,50歲以上民眾如果診斷出糖尿病,且體重變輕,建議儘快就醫檢查,不過,近年來胰臟癌發生人數增加,出現年輕化趨勢,仍須注意。

儘管胰臟癌無法有良好的預防方式,但田郁文表示,鎖定高危險群做詳細檢查也能早期揪出,高危險群包括遺傳性基因突變者、遺傳性胰臟發炎者,尤其胰臟癌患者的一等親應每年固定接受檢查,檢查方式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和超音波等。(編輯:唐聲揚)1121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