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癢抓到見血冒百顆疹子 當心結節性癢疹上身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8日電)皮膚長疹抓到快崩潰,就算抓破皮濺血也停不下來,紅疹逐漸硬化形成一顆顆結節,最嚴重可能超過100顆,不只影響生活,也讓人對外觀感到自卑,醫師提醒,可能是「結節性癢疹」上身。
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壯年及中老年人。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今天下午在線上記者會中說明,病灶外觀有明顯較大、偏硬如米粒或碗豆般的顆粒狀結節,甚至融合成板塊。
結節性癢疹引發原因多元,除了部分合併異位性皮膚炎外,多數原因不明,因此被認為罕見疾病一種。蔡呈芳表示,他從醫30多年來,也僅收治過約50名患者。
對於結節性癢疹發作到底有多癢,蔡呈芳說,患者幾乎都失眠,更害怕睡著,因為體溫一升高就開始拚命「抓、抓、抓」,直到把病灶抓破血濺床單,靠著疼痛才能稍稍減緩癢感,因此身上衣服多半帶著斑斑血跡。
由於結節性癢疹「抓了才會發生」,往往只要有一顆結節發癢,就像引爆連環「癢彈」,全身其他結節也跟著癢起來,病友常常陷入愈抓越癢甚至引發感染的困境中,進而傷口反覆感染,輕則傷口難以癒合,嚴重時可能引發敗血症。
長期睡不好也容易引發其他身心疾病,他提及相關研究指出,與一般人相比,結節性癢疹病友併發精神病症的共病風險較高,包括飲食障礙症風險約4.5倍,自殘與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的風險約3倍,導致憂鬱、情緒障礙或思覺失調症的風險約2倍左右。
傳統治療結節性癢疹以類固醇、冷凍治療、紫外線光療與口服免疫抑制劑為主。蔡呈芳指出,但外用類固醇長期使用有皮膚容易變薄且脆弱的副作用,口服類固醇可能併發水牛肩、血糖升高、白內障、青光眼、長痘痘與女性經期紊亂等影響,其他治療方式也各有不同副作用與限制。
在生物製劑出現前,Thalidomide是屬於後線治療,但容易有嗜睡、暈眩、水腫等風險,且孕齡女性禁用,且有末梢神經病變的風險。蔡呈芳日前出席歐洲皮膚病與性病學會年會(EADV)時發表使用生物製劑的研究成果,共收錄150多位患者,顯示生物製劑精準作用治療半年可以顯著改善皮膚搔癢與結節病灶的嚴重程度,甚至有機會讓皮膚恢復平整狀態。
目前生物製劑在10月已通過食藥署核准使用臨床中重度結節性癢疹治療使用,可以藉由穩定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與皮膚,抑制第二型發炎反應,也阻斷結節性癢疹反覆搔癢與抓撓的惡性循環。蔡呈芳表示,初期自費使用一個月約新台幣4萬元。(編輯:陳政偉)11210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