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瀕危保育類革龜擱淺恆春搶救不治 腹內纏425公分魚線活活餓死

2023/9/13 12:31(9/13 15: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1隻革龜7月在屏東縣恆春鎮萬里桐擱淺,經搶救不治,海保署13日公布解剖結果,革龜胃內無食物,腸道內有總長達425公分魚線,造成下消化道打摺、扭轉無法正常進食。(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2年9月13日
1隻革龜7月在屏東縣恆春鎮萬里桐擱淺,經搶救不治,海保署13日公布解剖結果,革龜胃內無食物,腸道內有總長達425公分魚線,造成下消化道打摺、扭轉無法正常進食。(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2年9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3日電)1隻革龜7月在恆春萬里桐擱淺,經搶救不治,海保署今天公布解剖結果,革龜死因是壞死性腸炎,胃內無食物,腸道內有總長達425公分魚線,造成下消化道打摺、扭轉無法正常進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這隻革龜背甲曲線長115.5公分、體重130公斤,7月4日在屏東萬里桐擱淺經救傷收容,不幸在7月5日死亡,海保救援網團隊解剖後發現,死亡革龜腸道內有2條總長達425公分的魚線。

1隻革龜7月在恆春萬里桐擱淺,經搶救不治。海保救援網團隊解剖後發現,死亡革龜腸道內有2條總長達425公分的魚線。(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2年9月13日
1隻革龜7月在恆春萬里桐擱淺,經搶救不治。海保救援網團隊解剖後發現,死亡革龜腸道內有2條總長達425公分的魚線。(海保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2年9月13日

病理報告顯示,海龜死亡原因是壞死性腸炎,造成急性敗血症;推測革龜為誤食魚線,導致消化道病變,多日無法進食因而虛弱死亡。

海保署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死亡革龜經解剖確認是未成熟公革龜;解剖也發現從食道到胃都沒有食物,但消化道有不正常扭曲現象,再經X光照射,發現在接近消化道末端有金屬物質。

革龜腸道總長有666公分,其體內有一魚線,由胃至大腸貫穿腸道;魚線已存在一段時間,隨著腸胃蠕動嵌入腸道黏膜面,導致腸道黏膜面潮紅出血及水腫,無法進行消化吸收功能,長期未進食,體內多處脂肪漿液性萎縮。

海保署提醒,漁民作業或民眾進行垂釣活動時,應將魚線收妥不隨意丟棄,廢棄魚線可能因附著生物,容易導致海龜誤食,對海龜造成不可逆傷害,且當海龜死亡屍體腐敗後,魚線仍然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傷害。

海保署也呼籲,若民眾發現擱淺或須救援的海龜,應趕快撥打海巡「118」專線或通知所在縣市海洋保育主管單位;儘可能提供詳細發現地點、時間及描述動物狀況,才能讓海保救援團隊最短時間趕抵,協助海龜更有機會平安健康重回大海。(編輯:陳仁華)1120913

革龜小百科

  • 體型:可達2至3公尺,體重300至500公斤,是體型最大的海龜
  • 特徵:背甲包覆革質皮膚,有7條隆起,體色為黑或深藍色,上有白色斑點,無前額鱗
  • 主食:水母
  • 分布:為遠洋品種,分布於三大洋,西太平洋的產卵地主要在印尼、巴布亞紐新幾內亞以及索羅門群島,台灣附近海域極為罕見,列入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
  • 資料來源:海洋保育署
屏東縣恆春鎮萬里桐潮間帶7月4日下午發現一隻活體革龜擱淺,身上疑似有傷。(洪姓民眾提供)
屏東縣恆春鎮萬里桐潮間帶7月4日下午發現一隻活體革龜擱淺,身上疑似有傷。(洪姓民眾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