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里:AI不會教使命感、熱情和視野 人機可互補
2023/8/26 16:02(8/26 16:4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今天表示,AI(人工智慧)的衝擊下,教育勢必改變,但AI不會教使命感、熱情和視野,有溫度的教師對學生影響仍大,AI不會取代人類,而是可協同互補。
林百里今天出席台灣大學校友會文化基金會舉辦的「2023高等教育改革論壇」,直說自己是「AI迷」,尤其是近來生成式AI發展,產生許多新的技術,學習行為一定要改變,教育視野也需要更新。
林百里提到,10年前他發現學生都用筆電做功課,但大學考試時能不能用電腦,他曾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對方摸頭說要想想。
林百里主張大學應開放考試用筆電,但AI科技出現後,情況又有了變化。他說,如果學生用AI作答,根本就不用讀了,考題打進去就能自動生成答案。
林百里表示,AI使學習行為不同了,教育模式也要跟著改變。以前的教育模式下,好學生要很會「答」問題,但現在AI都能很快地回答問題,反而是很會「問」問題的人,才是好學生。
林百里對高等教育提出3個期許,包括立志使命、啟發熱情、全球視野。學校須給年輕人使命感,不只是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找到自己有熱情的職業,並能因應國際的快速變化。
林百里也提到,為適應AI發展,人們需要不斷unlearn和relearn(忘卻所學再重新學習)。以醫學來說,以前開某個手術要開3個孔,現在則只需要一個孔,醫生勢必要一再地學習,不太可能只靠大學教的知識。
林百里強調,AI不會教mission(使命感)、passion(熱情)和vision(視野),而這些都是人類智慧的強項。有些東西還是要靠教師「手把手」去教才有溫度。因此他不擔心AI會取代人類教師,而是能與人類協同和互補。(編輯:陳政偉)11208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