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37歲以上B肝疫苗斷層世代 估190萬帶原者籲篩檢

2023/7/30 14: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肝病是國病,疫苗接種與抗病毒治療都是防治方法,但醫師提醒,目前年紀在37歲以上的「疫苗斷層世代」,估計仍有190萬B肝帶原者,更應積極篩檢、追蹤與治療,降低致癌風險。

根據2021年台灣死因統計報告,每年約8000人因肝癌失去生命,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成是B肝帶原、2成為C肝帶原,換句話說,每天有近20人因B、C肝導致肝炎死亡;統計也指出,每年約4065人死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台灣平均每46分鐘即有1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近日再度透過新聞稿呼籲,提醒「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3個B須要原則,讓B肝不苦惱。

賴基銘表示,遠離B、C型肝炎威脅,一定得先「知道」,瞭解自己或家人是否為肝炎帶原者或感染者,從盡快做篩檢做起,確診後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掌握治療良機。

賴基銘提醒,尤其是疫苗斷層世代的族群,也就是B肝疫苗政策啟動前,現在大約37歲以上的民眾,更應積極地篩檢。「很多疫苗斷層世代因為沒有持續追蹤,錯失治療的時機」,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導致慢性肝病不易察覺,當出現症狀,病人來就醫時往往為時已晚。

當確定為肝炎帶原者或感染者,應定期「追蹤」,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千萬別誤信「健康的B肝帶原者」說法,如果確認B肝帶原,定期追蹤以掌握肝指數ALT、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肝纖維化程度和病毒量等,才能進一步評估治療需求。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每名B、C型肝炎病友都應該接受治療。」賴基銘說,因肝炎病毒只要存在人體內,隨時都會危害肝臟健康。鼓勵病患主動與醫師討論,一起決定治療方案,目前B、C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藥物壓制病毒,受惠於藥物進步,C肝病患治療可以健保給付用藥,已經是可以治癒的疾病。

至於B型肝炎,賴基銘表示,患者的治療則是在有條件下可以獲得健保支持,雖然無法完全治癒,然而患者只需要像控制高血壓一樣,規律每天用藥,一樣可以預防肝炎惡化,進入「肝炎、肝硬化、肝癌」3部曲,將大幅降低致癌風險。(編輯:管中維)11207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