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簡訊實聯制追足跡、口罩國家隊同抗疫 指揮中心3年防疫回顧【圖輯】

2023/4/25 16:34(12/19 16: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0年5月1日,台灣當時連續第6天零確診,疫情記者會現場擺放6顆大西瓜象徵6個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5月1日,台灣當時連續第6天零確診,疫情記者會現場擺放6顆大西瓜象徵6個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25日電)疾管署在2020年1月正式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名,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列為台灣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開啟「全民防疫新生活運動」。

回顧過去1197天期間,每天下午2時準時收看疫情記者會、出門口罩不離身、進入店家掃簡訊實聯制等,這些都曾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歷經3波本土疫情,全台曾經最多有22萬人同時隔離中,共1023萬人染疫、1萬9000多人死亡,直至今日口罩令鬆綁,指揮中心也將在5月1日功成身退。中央社透過圖輯,帶讀者回顧指揮中心過去3年的抗疫歷程。(編輯:張珈爾、邵曉潔)112042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1月21日晚間召開記者會,當時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左2)證實,一名台灣女性自中國大陸返台後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成台灣首例確診個案。(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1月21日晚間召開記者會,當時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左2)證實,一名台灣女性自中國大陸返台後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成台灣首例確診個案。(中央社檔案照片)
陳時中(右2)2020年1月28日視察桃園國際機場防疫,強調政府嚴格執行公權力決心,若有不配合防疫檢查的旅客,一律依法處理。(中央社檔案照片)
陳時中(右2)2020年1月28日視察桃園國際機場防疫,強調政府嚴格執行公權力決心,若有不配合防疫檢查的旅客,一律依法處理。(中央社檔案照片)
麗星郵輪寶瓶星號2020年2月8日靠泊基隆港,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登船者1)到場坐鎮指揮,並率隊登船歡迎旅客回台。(中央社檔案照片)
麗星郵輪寶瓶星號2020年2月8日靠泊基隆港,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登船者1)到場坐鎮指揮,並率隊登船歡迎旅客回台。(中央社檔案照片)
全台實名制購買口罩政策2020年2月6日上路,食藥署2月5日提前到台北市一家藥局測試販售系統,現場並模擬銷售,在藥局結帳櫃台前放置明顯告示,提醒民眾購買口罩相關規範。(中央社檔案照片)
全台實名制購買口罩政策2020年2月6日上路,食藥署2月5日提前到台北市一家藥局測試販售系統,現場並模擬銷售,在藥局結帳櫃台前放置明顯告示,提醒民眾購買口罩相關規範。(中央社檔案照片)
因應疫情,新北市鶯歌區權和機械公司加開口罩設備生產新機組提升產能,工作人員檢視口罩生產線的運作情形。(中央社檔案照片)
因應疫情,新北市鶯歌區權和機械公司加開口罩設備生產新機組提升產能,工作人員檢視口罩生產線的運作情形。(中央社檔案照片)
因限制醫事人員出國遭質疑,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前中)2020年3月4日受訪時遭記者團團包圍。(中央社檔案照片)
因限制醫事人員出國遭質疑,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前中)2020年3月4日受訪時遭記者團團包圍。(中央社檔案照片)
第2批武漢專機載運滯留武漢的台灣人返台,旅客經過嚴格檢疫程序,將前往檢疫所進行隔離。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在檢疫所歡迎返台國人。(中央社檔案照片)
第2批武漢專機載運滯留武漢的台灣人返台,旅客經過嚴格檢疫程序,將前往檢疫所進行隔離。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在檢疫所歡迎返台國人。(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0年3月時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左)於記者會中引用中央社圖表,並感謝媒體製表。(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0年3月時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左)於記者會中引用中央社圖表,並感謝媒體製表。(中央社檔案照片)
記者反映小男童認為佩戴粉紅色口罩會被議論、嘲笑,陳時中(中)等人2020年4月13日於記者會戴上粉紅色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反映小男童認為佩戴粉紅色口罩會被議論、嘲笑,陳時中(中)等人2020年4月13日於記者會戴上粉紅色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4月21日由華航執飛的第2架次湖北類包機平安返抵桃園國際機場,接回滯留中國湖北的台灣民眾。(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0年4月21日由華航執飛的第2架次湖北類包機平安返抵桃園國際機場,接回滯留中國湖北的台灣民眾。(中央社檔案照片)
指揮中心2020年5月公布「防疫新生活運動」4大要點,包括保持社交距離、量體溫、戴口罩、實名制等。台北市北投市場內店家張貼告示,提醒排隊民眾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中央社檔案照片)
指揮中心2020年5月公布「防疫新生活運動」4大要點,包括保持社交距離、量體溫、戴口罩、實名制等。台北市北投市場內店家張貼告示,提醒排隊民眾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中央社檔案照片)
國寶級電影看板手繪大師顏振發(圖),2020年5月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名重要幹部為主角,繪製「防疫五虎將」看板,為台灣防疫加油。(中央社檔案照片)
國寶級電影看板手繪大師顏振發(圖),2020年5月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名重要幹部為主角,繪製「防疫五虎將」看板,為台灣防疫加油。(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0年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由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為首的「防疫五月天」示範正確洗手步驟。左起為發言人莊人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副指揮官陳宗彥及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0年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由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為首的「防疫五月天」示範正確洗手步驟。左起為發言人莊人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副指揮官陳宗彥及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1年4月AZ疫苗擴大接種,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右)在衛福部桃園醫院帶頭施打疫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1年4月AZ疫苗擴大接種,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右)在衛福部桃園醫院帶頭施打疫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北市環南市場2021年7月有41人核酸檢測為陽性,疫情指揮中心與北市府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時任指揮官陳時中(後右,灰衣)與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後左2)等人前往視察。(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北市環南市場2021年7月有41人核酸檢測為陽性,疫情指揮中心與北市府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時任指揮官陳時中(後右,灰衣)與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後左2)等人前往視察。(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北環南市場恢復開市,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4)與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右)、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右5)視察市場是否落實防疫措施。(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北環南市場恢復開市,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4)與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右)、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右5)視察市場是否落實防疫措施。(中央社檔案照片)
桃園國際機場長程航班旅客採檢措施2022年1月上路,前指揮官陳時中(圖中)1月11日一早在王必勝(中左)等人陪同下,前往視察入境採檢作業。(中央社檔案照片)
桃園國際機場長程航班旅客採檢措施2022年1月上路,前指揮官陳時中(圖中)1月11日一早在王必勝(中左)等人陪同下,前往視察入境採檢作業。(中央社檔案照片)
民眾2022年1月赴桃園南門市場,入場前落實指揮中心一再呼籲的「實聯制登記」。(中央社檔案照片) 
民眾2022年1月赴桃園南門市場,入場前落實指揮中心一再呼籲的「實聯制登記」。(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2年6月時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站者左2)視察自由廣場兒童大型接種站時,一同安撫小朋友緊張情緒。(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2年6月時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站者左2)視察自由廣場兒童大型接種站時,一同安撫小朋友緊張情緒。(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2年10月15日疫情指揮中心抗疫邁入第1000天,總統蔡英文(前排中)等人到指揮中心慰勞團隊,並送上象徵「平安」的蘋果。(指揮中心提供)
2022年10月15日疫情指揮中心抗疫邁入第1000天,總統蔡英文(前排中)等人到指揮中心慰勞團隊,並送上象徵「平安」的蘋果。(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預計將在4月27日下午2時舉辦終場記者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中)、社區防疫組組長莊人祥(左)、發言人羅一鈞(右)25日下午出席說明,記者會後王必勝露出難得笑容。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4月25日
指揮中心預計將在4月27日下午2時舉辦終場記者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中)、社區防疫組組長莊人祥(左)、發言人羅一鈞(右)25日下午出席說明,記者會後王必勝露出難得笑容。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4月2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COVID-19降級 5/1起快篩實名制退場、公費疫苗收掛號費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