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國逾半州現耳念珠菌病例重症死亡率60% 台灣累積3例

2023/3/24 13:18(3/24 14: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24日說,台灣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病例,但未檢出有特殊抗藥性,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24日說,台灣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病例,但未檢出有特殊抗藥性,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4日電)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在美國激增,全美逾半的州出現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說,台灣曾出現3例,但未檢出有特殊抗藥性,與美國不同,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日前表示,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小百科

  • 發現:2009年在日本首度從病人的外耳道分離出來。透過回溯性的念珠菌菌株調查,發現最早已知的菌株,來自1996年的南韓。
  • 特徵:具多重抗藥特性,能在環境中存活數週的時間。容易在醫療照護機構中經由人傳人直接或間接地傳播和感染,並引起醫療照護相關的群突發。
  • 蔓延:已在許多國家被分離發現,包括日本、南韓、印度、 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科威特、以色列、南非、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台灣2018年曾出現一例輕症,因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對多種抗黴菌藥物具抗藥性,治療後已痊癒。
  • 臨床表現:以菌血症表現最為常見,其他部位包括腹腔內、泌尿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甚至骨頭及肺部。感染者其臨床特徵與感染其他侵襲性念珠菌症無異。感染此菌株的病人之前往往有使用抗黴菌藥物,特別是fluconazole。
  • 感染控制:

  • 須將染病人安置於單人病房,並採取標準及接觸防護措施。
  • 照護時應徹底執行手部衛生、使用建議的產品清潔及消毒病人照護環境,並對接觸病人者進行篩檢,若有檢驗出細菌但並未感染之病人,須採相同管制措施。
  • 死亡率:高達3至6成。

資料來源:疾管署

看更多
關閉
」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以驚人速度傳播,如今全美逾半的州出現病例,已屬迫切公衛威脅。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台灣在2018至2022年期間,曾出現3例耳念珠菌病例,但尚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與美國不同;由於耳念珠菌不是法定傳染病,不須通報,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

羅一鈞說明,耳念珠菌在2009年於日本首次被發現,近年來已於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多國迅速傳播並造成感染,目前瞭解主要發生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等重症病患,死亡率高可以達到3至6成;感染發生在各年齡層的病人,從早產兒到老年人都有,但主要是免疫力較差者,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則不用擔心病菌威脅。

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對多種常用於治療念珠菌症的抗黴菌藥抗藥,嚴重限制治療選擇,甚至有些菌株對3類主要的抗黴菌藥都有抗藥性發生。

不過國內檢出3例菌株尚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羅一鈞說,念珠菌感染通常是內源性感染,即源自病人自身帶的念珠菌產生感染,耳念珠菌曾在人體的呼吸道、尿道及腸道偵測到,但目前發現的感染個案主要來自病人本身內源性菌株或外來菌株感染所致,或兩者皆是,尚未明朗。

耳念珠菌可於環境表面存活數週之久,可經由接觸帶菌病人及污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傳播。

國內3例中,第1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和天疱瘡而服用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2018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第2例是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本身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於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到台灣,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週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培養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

第3例則是南部40多歲男性,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2022年2月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等症狀,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編輯:管中維)11203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